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大数据“出手”助力慢性病精细防控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四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会助慢性病防控一臂之力。
  目前,慢性病防治领域存在数据孤岛、信息非标准化等问题,而打通慢性病的行业数据,不仅是这一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保证。
  一块钱预防七块钱治疗
  对于慢性病,“一块钱的预防相当于七块钱的治疗”。
  1986年,研究人员依据1985年国际糖尿病标准,从黑龙江省大庆市遴选了577名糖耐量受损人群。其中,438名被分配到干预组,138名被分配到对照组。干预组又分为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饮食和运动干预组。在进行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又经过30年的随访后,研究团队对参与者进行了结果评估。这项历时几十年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项证明生活方式干预能预防糖尿病的研究,佐证了慢性病预防的重要性。
  上述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也让业内人士关注、思考慢性病数据的应用问题。
  提升疾病防控效率和效果
  据报道,腾讯曾与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合作,通过微信定期追踪用户,实现自助建档、测量自动上报、量表自动采集的疾病自动化看护,将患者的个人信息形成电子档案同步疾病信息中心并线上随访;有效展开慢性疾病危险因子监控与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并发症的发生趋势,大幅提升慢性病防控效率与效果等。
  大量的标准化数据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发挥作用,一是国家层面可以依靠数据系统进行决策,二是临床工作者可以参考大数据反映出的人口分布、治疗状况、流行病学特征等。
  有了这样的大数据以后,可以精细化分析疾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中国慢性病过去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农村低于城市,但如今城乡、南北都没有太大区别,不同时期的数据信息则会为防治策略提供指导。 
  节约资源支撑新药研发
  慢性病从治疗到管理,对药物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药物是慢性病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累积性的病变,很多慢性疾病不仅局限于药物治疗,还需要生活方式的干预、管理。对此,专家表达了期待:将来应该将预防疾病和大数据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疾病预防知识,从儿童抓起,预防超重、预防肥胖,这样的措施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加强慢病防控关键是要把“要我健康”转变为“我要健康”,让健康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强化慢性病信息化建设,让不同地区用不同的数据作为健康引导。

(崔 爽)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