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在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我国也不例外。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3%。“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双重挑战。随着AI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化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提出不断创新智能技术来满足老龄化提出的挑战。
11月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共同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承办的“2019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在深圳召开。中日科学家最关注的的话题正是如何携手以“智能科技应对老龄化社会”。
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开始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管理经验、相应产业基础和针对性的技术研发。中国科协的相关领导表示,希望通过对话促进中日双方在以智能科技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广泛合作,结合中日双方高端学术资源,通过中日智能养老相关学科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计委于2017年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旨在“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也提出要建设“社会5.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首席研究员木村康则说,“社会5.0”正是以建设超级智能社会为目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来解决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说,最近一些年,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基于AI的穿戴式与植入式诊疗微系统等科研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人员不足、全社会对老龄化的关注和研究不够、老旧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等问题,都有可能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
携手共面老龄化问题,促进中日智能养老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是两国科学家共同的期望。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小尾敏夫说,“专业人才不断流失、承担护理的家人缺乏医疗健康护理的相关知识等是中国和日本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小尾敏夫长期从事老龄化社会与AI政策研究,曾两次作为团长参加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他强调,“中国正从国家层面积极推进AI的发展,与大数据相关的各类应用软件遍地开花,希望中日两国可以开展联合试验和研究”。
(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