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之,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产学研先进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等。
★指引学生奋力前行
王喆之从1978年开始从教,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后在职攻读了博士学位,并出国访问,至今已在高教战线耕耘了41年。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生物技术概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中药生物技术等多门课程。经常告诫他的研究生,科学研究要求真、求实,不能有半点虚假,只有持之以恒地投入,才会有回报。
他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高校科研工作不仅是为了探索发现未知的世界,更要着眼于培育未知世界的发现者。他经常积极鼓励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进入专业实验室,了解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动态,并率先将自己所辖实验室的大门向本科生敞开,在实验条件上予以大力支持,推进科研人员、硕士、博士与本科生“手拉手”活动,使本科生在接受培训后可以亲自操作各种大型仪器,学习各种专业技术知识。
他还带领学生进入西部山区乡野与丘壑丛林,常年奔波于农村田间地头、种植基地、制药企业等生产第一线,开展与药用植物相关的考察、调研与种植推广培训,在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的同时,指导当地的药材生产。从1999年至今,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已有6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奋战于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科研、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科技报国、奉献西部的理想。
★学生安全时刻在心
“做经师易,做人师难。”王喆之以身示范,把自身工作和关心爱护学生结合起来,在教书中育人,在科研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学院和他的实验室里,他从不让学生称他为院长或教授,称呼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王老师”,在他看来,只有“老师”,才是至高无上的称号。
王喆之的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业务非常繁重,但他依然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生活问题。他经常主动找研究生和本科生谈心,了解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凡是有学生来访,他必耐心接待,仔细倾听,悉心指导,尽力帮助。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刚毕业工作的学生的QQ签名,流露出工作后的种种不快,就立即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与其取得联系,对其进行劝导,使学生顺利度过工作的磨合期。
王喆之实验室所从事的药用植物调研工作常常需要在户外作业,一次一名研究生去山西采样,晚上手机停机,王喆之联系不上,他顾不上休息,在实验室坚守等待,动用自己和朋友的各方力量打探学生行踪,当夜半之时传来学生安全到达的消息后,王喆之才深深舒了口气,在实验室躺下休息。
★潜心学术科研惠民
作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他带领学生关注我国的中药材生产,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培育、次生代谢物生产、重要功能基因克隆与转化、中药材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产业专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和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30余项课题。
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致力于陕西中药现代化的发展。2000年至今,他所在实验室积极开展西北地区名优中药材大规模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
2004年10月26日,由王喆之总负责的陕西汉中佛坪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当晚11时,王喆之带领一行科技人员从佛坪风尘仆仆地赶回时,所有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背后是他艰辛的付出。多年的奔波使王喆之患上慢性肠胃炎,无数次去基地的路上,他都需要停下车来缓解病痛。
同样具有威胁的还有山区各种危险的存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半年内,王喆之不顾余震危险,仍然坚持工作在宁强、略阳、武都等震区的药材基地。崎岖难行的山道带来的交通障碍和常常滚落的岩都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几十年来,王喆之教授深入基层,心系三农,科技惠民,先后选育陕西地道、大宗中药材新品系20余个,育成山茱萸新品种4个,白及新品种2个,作为技术支撑,在陕西、云南、重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生产、野生资源抚育等基地建设,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22个贫困县以及陕南3市10余个县的中药产业发展,白及、黄姜、华中五味子、党参、黄芩、连翘、丹皮、银杏等多种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已覆盖西部多个地区,推广规范化种植面积27.89万亩,抚育野生药材50.85万亩,年新增经济效益22.7亿元,为陕西省中药现代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孟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