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的黄土高坡、高亢的陕北民歌、山坡上的窑洞……是好多人印象中的陕北面貌,贫瘠、荒凉、贫穷似乎成了陕北的代名词,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的定边县前些年也是如此。可是,现如今的定边县变了面貌,一个个靓丽的移民搬迁小区、一条条笔直的乡村水泥路、一片片太阳能发电板……还有很多以前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毫不夸张的说精准扶贫政策给定边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以来,定边县财政局坚持把做好保障精准扶贫资金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把涉农资金整合作为提高涉农资金效益的重要举措,全力打好涉农资金整合“组合拳”,集中财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摘掉“贫困帽”,34253在册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68%。
夯实工作责任,明细任务分工,形成财政扶贫合力。为了有效解决涉农资金来源渠道杂、管理部门多、资金使用散的问题,按照“尽锐出战、精锐出战”的原则,定边县财政局组建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专班,下设办公室,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切实壮大工作力量,细化任务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做实扶贫政策研究,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协调推进各主管部门和乡镇相关工作,形成财政扶贫合力。
加大整合力度,创新投入机制,破除整合体制障碍。作为财政部门,定边县财政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坚持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为资金整合打通“中梗阻”,克服以往各部门“不想整”“不愿整”的思想,牢固树立涉农整合资金“一盘棋”思想。此外,定边县财政局不断优化扶贫资金运作方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拓宽整合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合理的整合使用各级各部门各渠道财政涉农资金,改变了之前资金“碎片化”的状况,形成了“多个渠道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2019年以来,共投入精准扶贫资金55777.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5819.46万元,省级财政投入14392.67万元,市级财政投入7005.87万元,县级财政投入6800.93万元,盘活资金1758.42万元。分别投入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农村安全饮水、畜牧产业、人居环境整治、教育扶贫、光伏产业、农村道路、移民搬迁投入等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完善规章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根据中省相关要求,结合定边县工作实际,定边县财政局细化完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修订了《定边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和《定边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按照“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公开透明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切实减少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建立扶贫资金兑付和报账“绿色通道”,确保做到当日接单,随时办理。
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催办督办,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为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定边县财政局按照配齐配强人员的原则,夯实责任,抓长抓常,组织成立6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对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扶贫资金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管理情况、项目库建设情况、互助资金用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规范扶贫项目管理,做到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对乡(镇)和相关部门扶贫专项资金进行督办、催办,指导各乡镇和部门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金报账程序,加大对乡镇报账管理和监督力度,及时掌握乡镇、部门资金使用情况。2019年以来共计向各相关部门下达督办函12份,确保资金按上级要求时限兑付完成。
发挥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脱贫攻坚期间,定边县财政局不断发挥扶贫资金“造血”功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撬动作用,努力吸引社会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参与脱贫攻坚,通过支持地方产业带动发展地方经济,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动力。其中,由定边县财政出资4000万元,引导陕西荣民控股集团出资1000万元,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建立扶贫合作机制,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5000万元,县农村商业银行放大10倍向全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5909笔92368.23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形成金融扶贫“定边经验”。同时在光伏、农业、畜牧、村集体经济建设等产业项目撬动社会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吴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