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提升语文素养关键是学会阅读
  孩子们要想提升语文素养,就必须多读书。但凡事都要讲究分寸,读书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那种一味倡导低年级学生必读《红楼梦》的做法,未必是负责任的。学会阅读才是学生提升素养的关键。以古典诗文阅读为例,提三点建议。
  要从善于欣赏精美绝伦的汉字开始
  汉字起源于自然物象的摹写,“象形”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风采。大量“象形”字不用说了,其中数量最多的“形声”字由“形旁”“声旁”组成,它的“意”正是通过“形旁”表现的,所以表意的偏旁不叫“意旁”而叫“形旁”。
  而“会意”字就是“会象”字,它正是用几种事物的“形”来表现某种“意”的。孩子们如果能在丰富的自然联想中阅读汉字文本,那一定会饶有趣味。
  要善于从古诗文中体察特殊的灵气
  细读古诗文,你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连绵不断的文脉诗气——即使像《过秦论》之类议论文,也洋溢着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语势语“气”。
  你会领略到一种泛拟人化童趣,人与万物达成一种别具情味的切磋、嬉戏、默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分不清孰为主孰为客,也分不清物乐我还是我乐物。
  在如此妙趣盎然中阅读,孩子们该享受着多么鲜活灵动的文字世界! 
  要善于审辨古诗文难免的思维缺憾
  古诗文有没有难免的不足呢?其文辞含义的模糊就是相当大的缺憾。
  鲁迅直击古诗文的一大弊病:含糊多义,缺乏欧式文章清晰精准的表述与缜密强悍的逻辑。即使从一些简短的人物言辞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显著差异。
  孩子们在阅读中发现这样的差别,然后引发反思,进而去阅读、辨识并“拿来”欧式文章清晰的科学精神,让环环相扣的逻辑与气韵流动的灵气相合相融,构建出不断超越的深度阅读。
  这样的阅读需要日积月累。这样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督促,更需要家长恒久的身体力行。请牢记,家长与孩子一起深情不倦地吟诵,永远是人生旅途上最美的风景!

(张 亮)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