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可预警路况安全
当人们戴着耳机走在嘈杂的大街上时,往往会忽略周围车辆状况,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近日,哥伦比亚数据科学研究所设计了一套智能耳机系统,可以就60米范围内路况安全作出预警。
这种耳机内置多个微型麦克风,多渠道收集音频信号以探测到驶入附近的车辆声音。然后将声音信号无线传输给用户的智能手机。研究者研发的PAWS应用程序将对城市街道和附近车辆发出的数百种声音信号进行区分,并完成定位。一旦探测到危险信号,系统立刻会向行人发出音频警报。
脑电波可帮助你表达想法
近期,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运动皮层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神经元在说话的过程中十分活跃。研究者试图从病人说活时的脑电波中辨认出了一些对应不同音节和字词的神经活动信号。他们发现,利用一些特征性的神经活动,可以在80%的情况下正确预测对应的音节,而其他神经活动也都有55%至61%的正确预测率。也就是说,即使人们不张嘴,通过监测脑电波信号也可以预测人们想发出声音。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可以帮助那些因疾病而丧失语言能力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海底光缆或形成新的地震监测系统
最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利用海底光缆来监测地震。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和分析光缆反射的激光可计算出光缆的形变程度,从而推测地震情况。在为期4天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监测到了一次3.5级地震,还监测到了一些地震波活动。目前全球陆地和海底的光缆总长度可能超过1000万公里,然而海洋中的地震台站数量却很少。利用新方法,全球巨大的光缆网络有潜力成为覆盖广泛的新型地震监测系统。
太平洋上最后的冰川即将消失
位于印尼的查亚峰是世界最高的岛屿山峰,这里有着太平洋地区最后的热带冰川。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该冰川消退的速度近八年来加快了五倍。以现在的速度,查亚峰的冰川将会在十年之内消失。
研究人员认为,冰川消退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更高的气温导致冰川地区的降雪减少而降雨增多,冰川无法积累反而被雨水融化。另外,2015至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冰川影响也非常显著。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其他冰川,尤其是热带地区的高山冰川很可能会面对相同的命运。
人类粪便中存在塑料
废弃塑料正在侵蚀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不过你可知道,人类体内其实也不是一片“净土”。有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检测了英、俄、日、意等多国群众的粪便,发现塑料竟然普遍存留其间。
在具体的实验中,每位受试者一周内排泄的粪便都收集在玻璃瓶中,并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塑料残留。结果显示,每一份样本中都有塑料的存在,其中包括塑料袋、瓶盖、吸管的主要成分。研究者认为,这些渗入生物体的塑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健康危险。
口服避孕药真的会抑郁吗?
近日,爱因斯坦学院利用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女性的下丘脑区域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吃过避孕药的女性下丘脑体积比其他女性小了6%,在统计学意义上呈现显著差异。因此,一些人猜测“口服避孕药会引起抑郁”。实际上,尽管下丘脑确实会调节众多重要生理过程,包含情绪与睡眠,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推出有关抑郁症的结论。因此,口服避孕药是否会通过下丘脑尺寸缩小引起更高的抑郁风险,这还需要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