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培育出了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是蛙科实验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近50年中,各国生物学家在蛙科动物中进行人工单性生殖的实验,得到一些蝌蚪和极少数“无父”的“子代”,但是这些“子代”蛙科动物从来没有能达到产卵传种的阶段。这个难题被生物学家朱洗等中国科学家攻破了。从1957年起,他们以易蟾蜍离体产出的、绝对没有接受精虫可能的无膜卵球为实验材料,1958年得到25只无父的小蟾蜍。1959年,培育的一只由人工单性生殖的方法获得的母蟾蜍,繁殖出800多只蝌蚪,其中多数已成长为小蟾蜍。至此,用单性生殖的方法获得的母蟾蜍和它的第二代——“无父”以至“无外祖父”的蟾蜍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