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陕西科技报
  生存压力大,植物也会叫
  我们常常认为植物不会说话,实际上植物会发出声波,只是人类听不到。近日,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一些植物在面临生存压力时,会发出特定的“叫声”。
  研究者将麦克风放在离植物10厘米处,成功记录了番茄和烟草在缺水以及茎杆被砍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这些声音的振动频率在20千赫至100千赫之间,是人类耳朵无法捕捉的超声波。虽然人类听不到,但是研究者认为,一些植物、昆虫和哺乳类动物或许能听见并作出反应。比如飞蛾接收到一棵植物缺水的超声波信号,可能就不会在上面产卵。通过计算机模型,研究者甚至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度和频率,判断植物面临哪种生存压力。这项研究未来也许能应用到农业中,有望更精准地为种植者提供作物的信息。
 
  气候变暖使鸟的体形“缩水”
  近日,一篇发表在《生态快讯》的研究发现,北美候鸟的体形在持续变小,并认为这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科学家们测量了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博物馆收藏的70716个候鸟标本的跗骨长度、喙部长度以及体重,发现从1978年到2016年,候鸟的体形越来越小、翅膀变得越来越长。统计显示,体形变小与当地夏季平均气温连年上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翅膀的变化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变小后,候鸟的新陈代谢效率降低,为了适应长距离的迁徙,翅膀变长以提高飞行效率。
 
  刚睡醒时记忆力最差
  什么时间最适合学习?中国人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早读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不过,东京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最好不要刚睡醒就试图学习,因为该时间段记忆力最差。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记忆实验,测试小鼠是否有能力回忆起它们之前接触过的东西。实验显示,缺乏BMAL1蛋白的小鼠记忆力较差,而这种蛋白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泌呈现周期性——即将睡醒时最低,入睡前最高。由此可推断出,小鼠的记忆力在刚起床时最差,而这一规律有可能在人类身上也存在。因此,如果想背单词什么的,最好睡前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