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童鱼
  中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在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出了一些具有特异性状的鱼,被人们赞誉为“童鱼”。
  为了证实“生物遗传性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童第周教授与美国坦普思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973年5月,他们将从鲫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320条幼鱼中有106条由双尾变成单尾,表现出了鲫鱼的尾鳍性状。1975年5月,又将从鲤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人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有22.3%的金鱼由双尾变成单尾,出现了鲤鱼的性状。1976年5月,他们又以蝾螈(两栖动物)和金鱼这两种不同纲的动物进行实验,结果发现382条小鱼中竟有4条像小蝾螈一样长出了平衡器。
  “童鱼”的诞生是我国在生物遗传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打破了“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是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论断,开创了人类按照需要进行人工培养新物种的先例,对今后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