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保温增温准备
下雪时,日光温室晚上放下棉被后,有条件的地方能在棉被上覆盖防雪膜或旧棚膜的保护棉被的尽快敷上,减少因雪水融化造成棉被受冻;白天坚持卷起棉被,避免积雪过厚,但积雪融化会降低棚内温度,需做好增温准备。做好棚室积雪清理工作
避免降雪量过大导致棚室结构变形甚至坍塌,有条件的棚区或者基地可以准备大功率的吹风机及时吹落积雪,雪天湿滑,清理积雪时务必注意安全。设置小拱棚保温
刚定植未吊蔓的棚室,可以支小拱棚增加保温性能。
提前进入低温管理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保障作物基本生理需求的前提下降低1-2℃,帮助作物提前适应低温环境,可以减少气温骤降造成的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碍。
辅助提升作物抗寒性
根据近几年的抗寒防冻实践经验,喷施氨基酸和腐殖酸有助于提高作物抗寒性并加快从低温障碍的恢复,具体方案可以使用阿速勃叶600倍液+伊万腐殖酸500倍液在降雪前和降雪后分别喷施1-2次。
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低温高湿环境下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和菌核病,也需要兼顾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防控,防控灰霉病可以选用啶酰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异菌脲、腐霉利等药剂,疫病可以选用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吡菌胺、氟噻唑吡乙酮、氰霜唑、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细菌性病害可以选用春雷王铜、噻唑锌等药剂,加入嘧菌酯或者吡唑醚菌酯等保护剂防控效果更理想。
避免盲目施肥
低温高湿环境下,叶片吸收能力下降,打药时注意不要复配太多药剂,避免产生药害,同时不要盲目补充矿质元素叶面肥,会增加损伤叶片的风险。晴天后分段升温
由于作物经历低温寡照环境,降雪后如遇晴天,需要继续坚持低温管理,晴天后应至少分为三段逐渐升起棉被,帮助作物逐渐适应温度升高和强光照,避免作物出现生理萎蔫甚至死棵。
加强温室增温保温措施
蔬菜生长前期,即初花、初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3℃左右,温度表不要挂在风口下面,应挂在中部看平均温度。盛果期要求温度为28-30℃,此温度是指膨果温度,因此温度表必须悬挂在第一穗果的位置,大约位于地表上30公分处。如低于10℃,则不利于蔬菜生长,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
及时补充磷、钾
冬天多给作物用磷酸二氢钾,可以防止越冬作物徒长和植物嫩弱芽叶发生冻害。冬天,气温低,作物吸收营养慢,适当的对作物进行调节也很关键,尤其是受冻后的恢复。
(周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