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0日下午,省政府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及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农等方面有关举措。
省人社厅从“免”“缓”“返”“补”“延”“商”“扩”7方面出台措施助企业到过难关、稳定岗位。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从2月到6月,对中小微企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对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由上年度实际缴费的50%提高到60%。支持创业中心建设,按照县、镇级创业中心20万元、10万元标准,用于补贴入孵中小微企或创业个人房租、水电费等。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予以优先支持,借款人患新冠肺炎的可向贷款银行申请展期还款。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等。社区(村)优先招用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和无法返岗劳动力等。
省农业农村厅对保障“菜篮子”、做好春耕备耕做出有关规定。引导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返乡人员就近就地,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参与农业生产。引导企业加快复产,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纳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尽快恢复产能,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春耕需要。抓好以蔬菜为主的农产品生产供应。落实生产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安排茬口,扩大早春蔬菜面积,丰富蔬菜种类,确保全省蔬菜持续稳定供应。促进产销衔接,畅通鲜活农产品及农资“绿色通道”。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加强在田粮油作物田间管理,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生产资料的调运、储备和供应,不失时机地启动2020年的产业扶贫项目,同时稳定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
省扶贫办要求按照“分批有序错峰”原则,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搭建平台,切实防止农产品积压;及时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保持利率、期限不变,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鼓励采取以工代赈、“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参与扶贫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