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杨惠云的逆行誓言

陕西科技报
    杨惠云(左)和队友讨论工作。

  2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这支130人的医疗队有护理人员100名,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担任副队长,负责管理护理工作。
  作为陕西首位获得护理事业国际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的杨惠云,在这批逆行者中年龄最大,今年57岁了。截止目前,她已经在武汉战“疫”一线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坚定中国战“疫”必胜的信念执行职责、完成使命。
  快速发挥全员战斗力
  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不到24小时,杨惠云和战友们就投身到战“疫”一线,接管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
  可想而知,重症病区护理管理、院感防控的工作量有多么繁重,而且医疗队成员来自不同科室,如何在保护好这支队伍的同时,迅速调整工作状态进入战“疫”模式,发挥最强的战斗力,是杨惠云重点考虑的问题。
  护理新冠肺炎患者比起护理普通患者,需要更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杨惠云首先制定了护理质量三级负责制:副队长-护士长-组长。同时,她迅速组织成立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团队,录制视频在团队微信群里播放,“现学现教”让队员们快速掌握仪器操作要领。
  他们接管的病区,收治患者人数维持在40人至50人左右,危重症、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较多。杨惠云和团队成员精心制定护理方案,每天都为每位糖尿病患者计算所需热量,教会患者饮食含糖量估算方法,制定病房活动计划,制作床头血糖监测卡;每天每班次的护理工作结束后,她还向护士长了解其所在班次每位护士的工作状况、病区患者整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针对重要问题,及时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巩固治疗效果。
  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治疗方案的成效与护理质量有很大关系。杨惠云介绍:“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就是要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在隔离区,由于患者没有任何陪护人员,护理工作不仅要“细”而且“量”大,吃喝拉撒这类“小事”都是护士的工作内容。我们知道,与病人接触时间越长,就意味着感染的风险越高,但她和同事们义无反顾,“身为一名护士,护理病患本来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她说。
  病房中有位听觉障碍的老年重症患者,不仅有基础疾病,还伴有骨折,入院时情况紧急,护士们只能通过写字和比划手势的方式与其沟通。这位老人病情好转后,每次见到杨惠云和她的队员,都会竖起大拇指表达自己的感恩与敬意。
  杨惠云除了精心管理队伍、护理患者,还在患者心理干预、患者呼吸康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没有紧急事项的情况下,她几乎每天都会进入病区查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同时,还事无巨细操心着队员们的生活起居、行动路线、身心健康等。
  目前,杨惠云团队负责的重症病区治愈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坚信,不久后,杨惠云和她的战友们将凯旋归来!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