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庄稼能不能长结实,是农民最关心的。家住汉中市宁强县燕子砭镇的张老汉看着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心里却没多少担忧——前几天,市植保学会的专家刚去地里做了“体检”,帮他一起控点保面,防止病害扩散。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得一身泥土味!”市植保学会理事长张勇刚检查完一块麦田的条锈病状况,走上田坎跺了跺鞋上厚厚的泥块:“田地是我们的‘战场’,这鞋上的泥多了,心里头就有数了,也就踏实了。”
沾满一身泥土味,是张勇的心声,也是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帮助农户春耕生产的初心和写照。
疫情发生以来,市科协号召各县区科协、市级学协会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病救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等工作中,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冲锋在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近期,他们又以“科技之春”活动为平台,最大限度发挥科协优势,以科技力量助力春耕生产。
在略阳县木匣沟村,县上的技术“特派员”给群众讲解天麻林下种植、套种管理等知识。西乡县科协针对农事需求,及时编印发放了《西乡县猕猴桃园春季管理要点》《西乡县果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等,指导果农、蚕农科学种植管理……
春耕开始后,市科协发动“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有序生产。
这几日,留坝县菌药林群、养蜂人群热闹非凡,“蜂群加脾扩巢的时机”“哪些植物开花吐粉”……一条接一条的养殖“金点子”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直达农户手中。
“没想到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没想到这些技术人员考虑的这么周全,没想到发送的信息这么实用。”谈起这种贴心的“网指导”服务,种菌十几个年头的老马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老马的“没想到”,映射出市科协开展“科技之春”活动想得全想得实想得到位。特殊时期,他们不仅通过网络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普,还将农业培训由“线下”转向“线上”,通过微信群、视频、电话等线上渠道点对点“把脉开方”“网上问诊”,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在“云”上获得农业生产技术指导。
最近,市科协工作人员何攀把办公室“搬”到了户外,整天在地里忙个不停,争分夺秒和农业科技人员一道拍摄赶制春耕生产急需的元胡、茶叶、食用菌等农作物种植教学视频,更新完善“科普点餐”菜单,并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推广,在线为广大农户教授方法、答疑解惑。
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科技之春”带来“云春耕”“网指导”深入人心、渐成趋势。田间地头,科技工作者和农户分散协作、忙而有序地种植生产,汉江两岸桃红柳绿,万木争荣,洋溢着融融春意。
(赵炜 李一鸣 本报记者 麻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