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下

吕志军

陕西科技报
  我喜欢在河边散步,这习惯源于生在河边长在河边。河水自然流动着,思绪也自由流动着。脚步漫无目的地踏过茅草、绿苔,在河边溜达。目光漂浮在河水的涟漪里,打个漩,向下游去了。或者跳跃了一下,扯进落日余晖的树影里去了。这时候,往往是牛哞声声,炊烟袅袅。
  没有谁会赶着我回家吃饭,或者拉我到诸如打麻将、看电影、讨论某个话题等等的事务中,我可以像不知道为什么来一样,不知道目的和不知道方向与时间地走下去。一直走到看不见人烟。
  河边总是有风的,流水带动了风,风带来了澄明。霾在河边形成不了。偶尔腾起遮碍视线的,是河水蒸腾出来的雾气,流入鼻息,湿润而惬意。那是真正的仙境,云蒸霞蔚,缥缈辽阔,朦胧婉约。漫步里面,真的就是仙人一般。
  当然大多是天晴,碧空里飘着云,云聚云散,都在河面上拂过,映带着水里的石头也游动起来。
  最爱把鞋脱了,赤脚从石头踩过。圆裸的白石,棱角的青石,铺排出无边无际的画卷,浅水荡漾间,心就化了。
  ——还有什么比这自由的闲逛更叫人心醉的呢?
  懵懂无知的时候,我赤脚跑过了汉江;年少轻狂的时候,我徘徊过泾渭;中年把稳的时候,我到了钱塘、富春甚或澎湃的澜沧,他们无一因为我无知、鲁莽、冲撞而拒绝我。河水轻轻地舔舐着,安慰着,也教育着,让我渐渐走向从容。这才叫水之“有容”吧?
  某一天散步,我看到了山涧里随山洪冲下来的一块巨石。平缓的河水载不动它,使它搁浅在河滩上。它突兀地站在水里,犹如怪兽。周围的卵石那么渺小,奈何不了它。砂子更是微弱,随流水轻轻一荡,就从旁边滑过去了。
  它在河边横立了几年。直到一次更大洪水的到来。
  那次滔滔洪水,裹泥携沙,夹木落石,把它冲到了河道中间。洪水退去,它在河面只露出短短一角。
  我每次到河边去,河沿的卵石在沙粒的围裹下,仍然牢固地支撑着我的脚,风拂过河面,也拂过脚,流淌出一溜儿欢快。但那只河中的巨石,把风划出凌厉的啸叫,水在它周围打着急漩,不断拍击出亮亮的水花。
  再过一段时间,我已经看不见它了。据渔民说,巨石挡道,水流会从石头的前下方着手,逐步掏空它的根基,把它一步一步没入河底,直到再也阻挡不了前进的水流。
  这就是水,和石下水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