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

陕西科技报
  中年女性减肥,中风减两成  
  美国哈佛大学心血管健康专家近日研究发现,女性从50岁起改变生活方式也不算晚,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中风风险。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上和死于中风,首次中风的平均年龄是75岁,中风后的健康状况差,也更有可能残疾。基于这些信息,研究人员推测,从中年起改变生活方式,有助减轻女性中风的负担。研究人员从“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选取了近6万名女性的资料,她们在研究之初的平均年龄为52岁,随访26年。结果发现,4.7%没有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女性患上了不同类型的中风;2.4%为缺血性中风;0.7%为出血性中风。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戒烟、每天锻炼30分钟或更长时间、减肥,可将中风总体风险降低25%,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36%;坚持健康饮食,可将中风总体风险降低23%;每天锻炼30分钟或更长时间可降低20%的中风风险。发表在《中风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虽然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女性,但还有其他研究表明,改善生活方式同样可降低男性患中风的风险

(陈雪莹)


  经常饿过劲脂肪堆积快
  很多人不把饿过劲当回事,甚至觉得还能顺便减肥。事实上,这种应急方法常态化并非好事。饿过劲需要消耗身体的肌糖原和肌肉组织,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组织丢失,进而引起基础代谢和人体免疫力下降。节食减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重,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和体重迅猛反弹。节食造成的肌肉组织损失使得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新陈代谢减慢,脂肪更容易堆积。另外,糖友若经常饿过劲,则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幅度过大。
  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血糖波动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此外,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不进食,还可能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友而言,这种低血糖还可能是无症状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既然饿过劲不可常态化,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首先,规律饮食,吃好一日三餐。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可避免因长时间不进餐造成血糖值得不到及时恢复。其次,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粗粮、果蔬等,它们不易消化,其中的糖分能缓慢而持久地进入血液,从而有助延长饱腹感。最后,随身携带健康零食,比如酸奶、坚果、无糖面包等,当出现饥饿感而无法及时用餐时,可以适当吃一点零食

(陈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