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柞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电商直播,大有可为”“小木耳、大产业”等金句,产生了超强的“带货”效果,柞水木耳瞬间成为网红爆款。在平利,记者用相机记录了这个精彩瞬间:“五级书记”同框,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广泛转载。习近平总书记、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五级书记”同框,这既说明了各级领导脱贫攻坚的决心,又提醒我们,脱贫攻坚战中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明确和强化领导责任制。
乡村振兴是“一把手工程” 无论是脱贫攻坚、农村电商,还是乡村振兴,都是“一把手工程”,一定要强化党政一把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作用,明确“五级书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责任。
过去几年,西部农村电商和扶贫工作的实践一再证明,凡是农村电商工作发展风生水起的地方,无一例外都离不开一把手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情投入。依靠书记和县长的“双核驱动”,武功电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买西北、卖全国”的集散地到“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网货供应基地。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武功实现了数次质的飞跃,领跑西部农村电商。
陇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学习考察团。当我们复盘难以复制的陇南电商扶贫模式时,又一次看到了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的深切关注与全情投入。
疫情期间,涌现出大量的书记、县长代言,甚至“带货”,也说明了党政一把手的网红“体质”。在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下,各区县党政一把手积极触网,变身“网红”,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能销售多少本地农产品,其示范与带动作用远远大于直接的地域品牌曝光和产品销售。上至中央、下到村庄的各级“一把手”躬亲垂范,对于偏远农村的电商普及和脱贫攻坚已经、正在、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一竿子插到底” 在2018年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就是要“省市县镇村”五级书记同心协力“一竿子插到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张蓝图绘到底”。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才能真正实现“一竿子插到底”,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今年已经进入2020脱贫攻坚计划的收官之年,各区县领导压力不可谓不大。根据我个人的观察,部分领导干部尚未认识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对乡村振兴工作采取“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缺乏战略性思考和前瞻性布局,这对“三农问题”的系统性解决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这里面有2020年和2022年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年各地区必须提出明确的乡村振兴思路举措,具体体现为适宜本地实际情况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乡村振兴规划及实施方案。我们研究了多个区县的乡村振兴规划,有些规划比较空泛,只能“挂在墙上”,无法“扎根到土地里”。缺乏深度调研的规划,最终会变成“无本之木”和形式主义。到2022年,中央有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发掘一批乡村振兴模式和典型经验。如果缺乏前期的布局和投入,到时候“结果不会陪你玩”。
乡村振兴是“从党中央到小村庄”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层次的领导可以单独完成的。因此,“省市县镇村”五级书记需要尽锐出战、协同发力,“一竿子插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只有如此,乡村振兴战略才有可能取得全面的成功。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责任制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谁来领导、谁来负责、谁来落实等问题。在从省到村这五级中,省市主要抓统筹,抓规划,抓政策引领;实施主要是在县镇村三级,县镇不能只做规划、发文件应付了事,必须结合各级规划和本地产业实际,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想尽一切办法把规划落实,把产业夯实。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具体项目实施的基本单元是乡镇和村庄。但目前比较尴尬的现状是:镇村层面只有责任和义务,但缺乏与之相应的“权利”,既没有“财权”,也没有建设用地的“审批权”。县委书记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但现实中很多县委书记主要精力往往用在抓工业园区、抓招商引资上。
因此,需要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建议强化中央对国务院部门的统筹协调,防止本位主义和推诿扯皮;省市两级要保障人员和编制,提升省市农委(办)工作的权威性;区县层面根据本地实际适度下放“财权”和“地权”,给镇村书记“授权”,实现权责利对等,充分激活内生动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巨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