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新冠灭活疫苗:进入Ⅱ期临床 据新华社4月24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共同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正式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截至4月23日,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完成第一阶段前三个年龄组96人的疫苗接种,目前接种情况显示安全性良好。持续的安全性观察仍在进行中。
4月12日,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获批临床试验当天,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在河南焦作武陟县顺利启动。本次临床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Ⅰ/Ⅱ期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完全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来进行,从低剂量往高剂量爬坡,临床研究人群从中间年龄段向高年龄段和低年龄段逐步推进。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打几针、打多少剂量是需要在临床研究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通常临床研究分为3期,按照整体计划、方案要求及研究现场安排,4月24日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
(郭 淼)
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最易被新冠病毒攻击的3种细胞 据新华社一个国际科研团队4月23日在《细胞》杂志刊文指出,他们在人体肺部、鼻腔和肠道中,发现了最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攻击的3种细胞类型,还发现冠状病毒可能利用宿主细胞的天然防御能力,劫持一些蛋白供自己使用。他们表示尽快共享这些数据和发现,将有助于集中力量阐明新冠病毒如何攻击人体,更好地测试现有抗病毒疗法,并帮助科学家研制出应对新冠肺炎的新疗法。
这个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搜索出了表达这两种特定蛋白的细胞,结果发现,鼻腔里分泌鼻涕的杯状分泌细胞、肺泡内负责维持肺泡功能的Ⅱ型肺泡细胞、肠道内负责营养物质吸收的吸收性肠上皮细胞比其他细胞更能表达这两种蛋白质的RNA。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ACE2基因的表达似乎与已知被干扰素打开的基因的激活相关。这也表明,干扰素在对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可能很复杂:一方面,它可以刺激基因抵抗感染或帮助细胞抵抗损伤;但另一方面,它可以提供额外的靶标,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
。
(刘 霞)
美国首次报告:宠物猫感染新冠病毒
据新华社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与农业部4月22日联合宣布,位于美国纽约州的两只家养宠物猫确认感染新冠病毒,这是美国首次发现家养宠物感染。
据美国疾控中心和农业部介绍,这两只宠物猫来自纽约州的不同地区,都是出现呼吸道症状后被送去检测,目前症状轻微,有望完全康复。其中一只猫所在家庭迄今无人确诊感染,猫的感染途径可能来自家中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微症状者,也可能来自家外接触的感染者;另一只猫的主人在猫接受检测之前就确诊感染。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宠物在新冠病毒传播中发挥了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动物可能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
另据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方面介绍,他们对一些大型猫科动物进行了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又发现4只老虎和3只非洲狮呈阳性。目前这些被感染的狮和虎咳嗽等症状已缓解。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22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虽然已发现动物通过人类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通过宠物传染给人类。
(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