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50岁以上定期查X线骨密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18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显示,50岁以上的老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骨质疏松看不见摸不着,常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人老了,稍微变矮是正常的,这是韧带和椎体间盘脱水导致的轻微驼背造成的,但一般不会降低超4厘米。
如果超4厘米,要当心是不是某一个椎体或某几个椎体出现了压缩性骨折。脊柱压缩骨折在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排名第一,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压缩性骨折等。如果以上变矮、腰酸背痛的情况,应尽快到医院拍片检查。
建议:根据骨密度补钙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定期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如果T值<-1.5,就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如果T值<-2.5,那不仅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也要吃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了。
髋:摔后疼痛不剧烈也要查C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统计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球患骨质疏松的患者数量超两亿。
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后平均一年之内的死亡率高达20%。很多的老人摔倒后,容易出现髋关节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只能卧床,很多老人不是死于髋关节骨折,而是死于各种并发症。
有些老人摔伤后,并没有剧烈等疼痛和很明显畸形,只是髋部有点不舒服或皮下青紫,当时不在意,过一段时间后仍无好转,但到医院经CT检查才发现髋部骨折。老年人摔倒后应先判断着地部位是否骨折,如果连续疼痛感、扭动关节部位疼痛等,一定要早诊早治。
建议:撸起袖子裤腿晒太阳 平时要多运动,如打太极拳;多晒太阳,撸起袖子和裤腿,肢体裸露30%以上,晒30分钟左右;多吃高钙/低盐食物,如鸡蛋、牛奶、虾皮、豆制品等,促进维生素D合成和钙吸收。
膝:“阶梯化”治疗膝关节病 腿酸软、走路越来越累、伸屈困难等,都是膝关节退变的早期信号。随着年龄的增长,承重膝关节组织会出现退化,劳损会越来越严重。膝关节炎在老年女性中最高发。
治疗膝关节炎,视关节炎病变轻重程度而异。
建议老人平时少爬楼梯、爬山,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可通过做一些缓慢的有氧运动来强身。
建议:膝不好运动“挑着”练 运动疗法对于膝关节炎治疗非常有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游泳或是散步,但像登山和长跑这样的运动要少做,否则对膝关节的磨损将会更加严重。
(李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