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我省“三夏”全面展开 小麦单产历史最高
  本报讯 6月1日开始,我省关中主产区小麦全面开始收获,据农情调度和专家会商结果显示,今年,我省夏粮喜获丰收,小麦单产历史最高,小麦总产和单产均比去年提高8%以上,旱地增产幅度较大。
  在西安市长安区的一块麦田里,王曲街道办北江村村民张长民正忙着收割小麦。他告诉记者,由于去年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今年小麦拔节扬花期又下了场及时雨,再加上选用的都是优良品种,今年小麦产量十分喜人。
  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办北江村村民张长民:“今年小麦比往年来说要一亩多收200斤,今年我看九百斤没问题,比往年来说就是最高的一年。”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赵建兴:“从今天开始全省小麦逐步进入收获盛期,各方面专家会商,今年小麦喜获丰收,预计单产达到286公斤,总产达到414万吨,单产创历史最高,单产和总产与上年相比均提高8%以上。”
  据了解,去年秋播时我省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充足,小麦普遍播在了高产期。尽管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偏重发生,是1990年以来发生县区最多、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年份,但由于各级各有关部门防控及时,再加上小麦拔节、扬花、灌浆的几个关键期出现了有效降雨,气温有利于小麦灌浆,小麦颗粒饱满、粒重增加,小麦整体长势较好。
  “三夏”期间我省投入100多万台农机具,调度2.9万多台联合收割机加班加点收获。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省已收获小麦16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1%。全省已播夏玉米96万亩。
  据气象预报显示,6月上中旬,我省天气以晴为主,有利于小麦收获;夏玉米主产区土壤墒情整体较好,有利于玉米播种。专家提醒,各地应抢抓有利时机,科学调配农机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机具信息和熟期信息,确保颗粒归仓。

(省农业农村厅)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