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的茶园本来就风光旖旎、茶香迷人。近期,又因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更加熠熠生辉。
初夏时节,我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打卡”老县镇蒋家坪村。这里丘陵与川坝交错,茶园一片连着一片,置身茶山间,心头立刻轻松无比。在茶园的绿衣包裹中,山坡仿佛披上了绿色格子衫,那一行行翠绿的茶树,像长龙,像地道,像绿色的梯田。那一个个采茶女,舞动的双手,悠扬的茶歌,令茶园平添一种诗意。如果说这里的水是柔情灵秀的女子,那么这里的茶山就是帅气的小伙儿,茶则是大自然赐予的琼浆玉液,滋养着千千万万为之劳作的人们。
这里人们以茶为业,以茶致富,充分发挥茶主导产业,建立“支部+园区+贫困户”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原料回购等方式吸纳群众就业,带动了72户234名困难群众增收。
老县镇青山绿水环抱,适合茶叶生长,这里的人素有品茶习惯。走进小镇,一片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展示出秦楚交融之风,山川满绿之美,目秀千嶂之奇和处处丹青之妙的美丽画境。行走于此,仿佛慢行于江南小镇,扑鼻飘来的茶香,令人陶醉。
一片茶叶,半部茶经。传说这里曾经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地方,茶叶有个好听的名字——女娲茶。据资料记载,老县镇早在唐朝就有人在这里兴茶制茶,在茶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雅为主,兼顾诗词、书画、品茗和歌舞,并融入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
热情好客的平利人,擅长茶道,有客必有茶。有朋自远方来,迅速泡上一壶茶。先清洗茶具,再将茶叶放入温过的茶碗中,注水浸泡,然后将茶倒入公道杯,以七分满倒给每一个客人。不说品茶,单是饮茶的环境,足以令人陶醉。橙色的古案,精致的古琴,弥香的小壶……细腻如玉的瓷杯里,浅浅的绿茶袅袅几缕青烟,融进了诗情画意的水墨丹青。
层峦翠接蔚蓝天,秦巴清风待客来。每年春天,老县镇都会产出红茶、绿茶、竹叶茶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茶,不管是哪种茶,它们都洋溢着纯天然的绿、飘逸着沁人心脾的香、渗透着地域特色的味,悸动着人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