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有不少的人在发烧时,会选择喝热水和捂被子。实际上,捂被子退烧只是物理降温的一种,利用大量出汗带走体表的热量,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但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
成人出现由着凉感冒导致的低热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果高热时捂被子,容易在大量出汗后出现虚脱、高热惊厥等。小儿发热也不宜使用此法,幼儿体温调节机制很弱,包裹得越严体温上升得越快,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容易出现抽搐、惊厥甚至休克等危险。
临床上经常有父母抱着捂了好几层棉被的发烧患儿到医院就诊,显然这种方法已经深入人心,非常危险。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退烧才比较合理呢?成人体温低于38.5℃,精神状况好的话,不需要服用退热药。适当升高的体温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帮助人体抵御入侵的病原体。体温高于38.5℃时,可尝试以下方法降温:湿敷降温,即在额头上敷一条湿凉毛巾,经常更换;大量喝水,水不仅可以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而且可以在体表发汗或排泄时带走大量的热量,帮助人体降温;多增加营养,三餐食物品种多一些,清淡一些即可。
孩子发烧的话,处理方法和大人有所不同。孩子体温37℃-38℃时,不必着急退烧,多给孩子喝水,补充营养,清淡饮食。体温38℃-38.5℃时,用温的湿毛巾揉搓全身,这样可使孩子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洗澡后体表蒸发水分时,也会吸收体热,可以泡澡约10-15分钟,4-6小时一次。体温在38.5℃以上时,考虑使用退热药,每次服药一定要间隔4-6小时,体温如果太高,就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田付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