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一
身份证贴创可贴防消磁?
▶真相 专家解释:“这个说法的前提就不存在,身份证卡片没有磁性,何来消磁一说?”资料显示,如今使用的二代身份证是“非接触式IC卡”的芯片结构,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简而言之,身份证是靠电磁波工作,跟磁场并没有什么关系。
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出现“身份证一直读不出来”的现象。专家解释说,如果出现身份证失效、无法读取的状况,要么是卡片内的天线(线圈)脱焊或出现其他物理损坏,要么就是卡中的芯片损坏。只要在使用中不要用力扭曲、重压或者放置在过高温度下,身份证是不会消磁的。
流言二
面条加“胶”没法吃?
▶真相 专家表示,面条是面粉做的,面粉在水中浸泡,当其中的淀粉和其他杂质全部被洗掉后,最后剩下的就是面筋。
面筋是小麦粉遇水后所特有的一种胶体混合蛋白质,由不溶于水的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这就是谣言中所谓的“胶”。
“这些胶状物并不是人为故意添加,不会产生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相反,它们是富有营养的蛋白质。”如面包、馒头、面条、饺子皮等在水中浸泡清洗后,都会得到不溶于水的面筋。
一般来说,挂面中的湿面筋含量越高,说明它就是由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面粉制成。
流言三
酷暑天喝冰水血管会爆?
▶真相 不管是人体皮肤还是血管,都适用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我们身处高温时,如果突然受到冷的刺激,血管确实会收缩。但人体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具备强大的调节机能,健康人群在高温天气喝冷饮,基本不可能导致血管爆裂。
传言虽然夸张,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酷暑天突然喝冷饮,可能会引起局部痉挛和不适,如胃肠痉挛、头疼等现象。
流言四
隐形眼镜遇高温会化?
▶真相 专家指出,隐形眼镜的主要材料是硅胶,属于高分子材料,结构稳定,熔点一般在100℃以上。如果要使隐形眼镜熔化,必须要达到很高的温度,这个时候人的脸部已有反应,会自动避开高温。此外,人的眼睛具有天然的保护功能,在吃烧烤和涮火锅时一旦产生高温热气,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眨眼或者闭上眼睛,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因此,根本不用担心隐形眼镜会熔化,黏在眼球上。
专家提醒,虽说人戴着隐形眼镜靠近火源,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导致眼镜熔化,但是如果长时间贴近温度太高的地方,会加快眼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以及镜片脱水速度,使眼睛产生异物感,必要时应摘掉。
流言五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成酸性体质?
▶真相 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这种说法。如果一个人的pH值低于7.35的话,实际上应该是发生了酸中毒。
其实,在人体内有一个保持酸碱平衡的稳定系统——酸碱缓冲体系,这个系统会自动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度。不管是弱碱还是弱酸性的水,其中酸碱物质的含量非常低,与人体酸碱缓解系统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另外,碱胃酸的pH值是0.9-1.5,酸性极强,即便是喝下所谓弱碱性的水,到胃里已经彻底酸化了,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纯净水对人体可以形成危害。
流言六
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
▶真相 国家民航局规定,乘坐飞机仅可携带额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时(Wh)以内的充电宝,属于“三无”产品的充电宝一律禁止携带,并且严令禁止托运充电宝。所以,正规厂家生产的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但只能随身携带,不能托运,而且每名旅客最多只能带两个。
专家介绍,充电宝最关键的零部件就是储存电能的电芯,主要构成为锂电池聚合物。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充电宝在加速度冲击、重物冲击、跌落、挤压等实验中应不起火、不爆炸。考虑到锂电池在高空环境下遇热很容易引起自燃,所以不宜将充电宝直接放入行李中托运,避免受到挤压冲撞引发自燃,严重威胁飞行安全。
流言七
三文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法食用?
▶真相 根据目前研究,鱼类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首先,新冠病毒主要存活在恒温哺乳动物体内,而鱼类是变温动物,两者细胞基因环境相差太远,病毒极难通过鱼类宿主的细胞转移至人体细胞。
此次,三文鱼“携带”冠状病毒是被污染,并不是宿主,因此,三文鱼体内携带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于公众而言,建议暂时不要吃生鱼片、半熟牛排之类没有经过充分杀菌的食物。蔬菜、肉类一定要烹熟食用。
流言八
零下20℃新冠病毒可以存活20年?
▶真相
6月20日,李兰娟院士团队对这一报道做出回应:该报道信息不完全准确,与李兰娟院士本人观点不符,对公众造成较大误解。
此前,杭州海关举办了抗疫经验交流会,在会议上说到冷链运输环节的疫情防控时,李兰娟表示:一般情况下,病毒在冷链上能较长时间存活。在我们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处于4℃左右可以存活3-6个月以上,零下20℃以下可以长期存活达20年左右。而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对它的认识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流言九
薯片生产过程中可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 这次受到疫情影响的工厂虽然有员工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保证薯片产品的安全。
产品加工过程均要经过高温热处理工序,结合严格的GMP管理体系和实践,病毒在整个产品供应链过程中存活的可能性为零。
高温加工是食品生产环节中消杀微生物的重要方式,即便土豆等原材料沾染了少量病毒,经过高温加工也很难存活下来。
通常来说,油炸类食品的加工温度大约会达到170摄氏度左右,非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加工温度也会有130摄氏度上下。在这个温度下一般微生物很难存活下来,无人接触的食品自动化生产和包装流水线,也基本可以避免食品在这些环节被人为污染。
虽然包装食品在生产包装等前置环节中很难被病毒污染,但在后期运输以及商超销售,还有快递员配送的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食品外包装被病毒污染的可能。因此,市民在购物或签收快递时,应该做到科学防护避免被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