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外科医生

——记汉阴县中医医院驻村第一书记田华伦

陕西科技报
  田华伦是普外科医生,他以为自己的医生生涯会一直这样——每天接诊病人、查房、进手术室,完成手术、病历,送走治愈的患者。2019年的春天,让老田没想到的是,50岁的生日还没过,自己却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汉阴县观音河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容不得多想,他放下手中的手术刀,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
  观音河村属于2018年脱贫退出村,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如何开展?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老田恶补了脱贫攻坚知识,对村部的资料数据进行了摸底;早出晚归,与同事一户户的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劳动能力、种养殖技能、外出务工、经济来源、困难诉求、致贫原因等情况;利用自己“医者”的身份,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检查身体,查看服药、就医、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大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走遍了观音河村的沟沟壑壑。
  群众的事无小事,在走访群众周小菊时,老人说灯不亮了。仔细检查,发现电线严重老化,很不安全。他二话不说,拎着工具,卷起袖子帮老人把老化的电线换掉。
  老田的背包是个百宝箱——里面有血压计、血糖仪,感冒、促消化、腰腿痛等常备药。群众常常因为赶农时、爱惜钱,认为是小毛病不碍事,忽视了自己的健康。老田常挂嘴边的是:“李大哥,你最近血压咋样?要按时吃药,盐吃淡点嘛。”张大哥,你胃不好,你莫喝酒了呀……”。五组的石德树常年患有糖尿病,老田每次路过他家都要给他复查一下血压、血糖。几个月下来,“白净书生”老田晒黑了。
  脱贫攻坚要让群众都富起来,长效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是关键。老田积极与“娘家单位”——汉阴县中医医院联系,争取资金安装了热水器、聘请了炊事员,解决了驻村队员吃住问题;邀请医药公司实地考察,发展吴茱萸中药材,成立中农合作社,完成流转土地、资金申请、群众入股,150亩的吴茱萸在山坡上安家落户。积极开展院落会,面对面的谈心,让脱贫攻坚政策走进群众心中,困难解决在眼前;开展支部联建、新民风评议活动,表彰脱贫标兵、道德模范,鼓励先进,带动后进,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今年春节,下乡驻村的老田终于可以回家休息几天。不料,新冠疫情席卷神州大地,1月27日,一纸调令驻村医务人员充实到防控一线,老田再次穿上了久违的白大褂、防护服来到新冠定点医院值班,一个多月吃住都在医院,不能回家。
  2月29日,全县脱贫攻坚考核工作全面展开,刚刚完成值班任务结束隔离期的老田,又回到村上投入扶贫工作。老田带领年轻的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又忙碌起来了。他是一位医者,是驻村书记,也是防疫战士,“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欧定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