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目前最顶层的政策热点,也是中央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中央专门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20年完成制度框架,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第一个5年规划的关键年份。如何为乡村振兴做好顶层设计,为本地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明方向,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重要议题。
实际情况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城乡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这些都是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所面临的基本国情,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的阻碍因素。仅就城乡差距而言,乡村振兴面临四大困难:
一、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相比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信息比较匮乏,产供销链条不够通畅。小农户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经常出现“产地滞销、销地奇贵”的现象。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卖惨营销”风生水起,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滞销”现象,但对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造成了重创,这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是背道而驰的。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各部委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破解了农产品产销对接难题。诸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农商互联项目、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未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涉农项目和资金也有很多,但到区县层面,农业经济主体对于项目信息掌握不足,自建项目如果需要相关政策和项目信息,通常很难与中省相关产业支持政策对接。
二、资源资产化水平低,生态保护要求高,项目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乡村有大量的沉睡资源,资产化水平很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一直在推进“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和城市经济相比,农村资源的产权边界更为模糊,农村项目落地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既是生产系统,又是生活系统,也是生态系统。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需要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发展观要求乡村振兴必须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掠夺式资源开发等负外部性明显的发展方式,这也提高了乡村振兴项目的外部性成本。
三、人才缺乏是老生常谈,却也无可避免。中国农民进城的主要通路有:一是通过考大学,就业、创业留在城市;二是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和技能,购买商品房争取留在城市。这两类群体大都有以下共同点:剪不断的乡愁,回不去的农村,去不了的远方。虽然很多人在城市中生活质量并不是很高,但依然坚守不愿返乡,主要的原因是农村机会太少,返乡创业的机会成本太高。要让有技能、有收入的进城人口回流,最好的办法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农村地区发展可量化和可实现的愿景,提高留在城市的机会成本。山东省的“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的诸多做法值得借鉴。
最后一点,也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资金缺乏。资金为什么不愿意流向农村,第二点已经做了初步分析。农业产业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大、见效慢,再加上产权边界模糊和外部性问题,很多做农业的人最爱抱怨的话就是:涉农产业不敢搞,坑太深。资本的至理名言是:风险就是收益。翻译一下就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没风险没收益。涉农产业给很多人的感觉是,高风险同时还低收益。目前,基本上已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主体真金白银的投,只有充沛的投入,才能唤醒广大农村地区沉睡的资源,才能使农村地区的信用资源得到释放,才能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战略,上到中央,下到村庄,内涵极为丰富。必须把国家战略与村庄实践相结合,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把模式引领与项目落地相结合,才能构建出乡村振兴的立体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应该采取模式引领下的“四轮驱动”模型。“四轮”包含信息、项目、人才和资金。既要重视顶层设计与规划策划,又要因地制宜,重视基层先进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顶层设计是车子的“车架”,决定了车子的乘坐空间,四轮驱动是车子的动力系统,决定了车子的动力和活动半径。
深度挖掘目标乡村的资源禀赋,按照特定“基因”因地制宜的打造特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四轮驱动”的协同效应。顶层设计不能拍脑袋!一靠数据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不能蒙着眼搞发展,数据分析是先导性动作。乡村振兴的产业定位和优势发掘,必须针对渠道、面向市场,自嗨式发展后果很可怕。二靠项目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项目是抓手。只有资源边界明晰、投入产出明确的项目,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三靠人才聚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才愿不愿意返乡创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由目标乡村的市场化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的。四靠资金聚合。除了前文分析的资金来源外,卯足劲争做领头羊,做好示范引领,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乡村振兴是国家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先想办法把自己织成锦,自然会有人排队等着“锦上添花”。
陕西省农技协联合会 陕西绿野乡学院 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