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就必须把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切实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本项目依托杨凌瀚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杨凌博导实验室基地,开展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地发展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形式展开研究和项目实施。自项目立项以来,通过实际实施及调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青少年科普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科普工作大都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为目的,科普工作必须注重趣味性。科普的多样性能保证青少年从不同的方式、角度了解科学、探究科学,有助于增强科普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只有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才能保证青少年获得最优表现。目前青少年科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普形式缺少吸引力。科技教育往往为单纯的科学知识训练。原本属于科技教育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被忽视,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形象直观的判断、缺乏创造性的锤炼。
科普活动缺乏创新机制,科普长期未被认定是创造性的工作,直接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古板、说教、形式雷同或有形式无内容的科普活动居多,对青少年缺乏广泛的吸引力。
青少年科技活动、科技场馆的展示作品上只有技术的演示,少有研究、更没有“质疑”的悬念项目。事实上,离开了科学素养与科学方法的陶冶,学生只能说是受到了训练,而非教育。
2、科普项目欠缺探索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等呼吁,并没有眷顾到科技教育方面。其实现有不少的知识,有许多是值得反思、置疑的,不提倡探究就剥夺了学生思考机会,只认成果,缺乏对学生不懈探索的鼓励环境。过分追求标准答案,是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一个主要因素。好奇心是创造性的首要前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可能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行为,其结果往往能发现与别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人文教育的缺失。一直以来,人们潜意识里认定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相独立的两个系统,科普工作者的观念中,科学就是科学,就是要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至于品德和意志等的养成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科普内容。科技教育与人文精神缺乏融合,在学生身上的最直接体现和后果,使他们的对科技活动功利追求,不重过程,只重结果,使得科技活动不得不以升学考中“保送、加分”来推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蒂是由于科技教育与人文精神培育相脱离、彼此孤立的缘故。
4、对素质教育的偏面理解。孩子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我国学生学习负担重,不全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主要是超越学生自身能力的学习目标,才是加重学习负担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家长对孩子当木匠、厨师、泥水工等理想都非常欣赏,因为没有了高不可攀的“祟高目标”,学习负担自然不重了。在我国素质教育只看有否上重点、名牌学校。自然学习负担重,也就不可能经常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甚至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持反对态度。
5、校内、校外不衔接。校外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所起的作用是独特且巨大的,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作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要达到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目的,不仅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正规教育,也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非正规教育。也正是校内打基础、校外出人才的依据,这就是大教育的观念。
6、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权益无法保证。校外科技教育工作者因从事的是无法量化的“未来工程”,而学生的获得的成绩又往往算作学生所在学校的功劳而难以彰显,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7、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科技辅导员是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二、探索青少年科普基地发展
1、联合区内小学举办科技进校园—创客社团活动。与杨凌当地中小学达成意向,开展创客社团学习。2019年举办创客活动50余次,对推广科技创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家长及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
2、举办杨凌区首届“科技辅导员培训”。联合杨陵区教育局,杨陵区科协共同举办,来自全区17所学校的老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由杨凌博导实验室主办。分三次举办科技辅导员创客知识培训,这在杨陵全区教育系统是第一次。
3、配合辅导杨陵区中职学校参选陕西省机器人竞赛。与杨陵2所高中达成意向,举办机器人社团。并与2019年5月,在陕西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支代表队、六名同学获得省级三等奖。所有参赛学生均获得省级奖励。竞赛成绩取得零的突破,实现历史性跨越!
4、科普基地面向区内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系列活动。2019年3月,来自杨凌地区的多名小学生,来到博导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启发了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2019年5月到6月,在杨凌多所幼儿园举办多场科学小实验活动,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的支持和喜欢。
2019年3月到6月举办校外活动20余次,培养小朋友们掌握初步的创客知识以及创意的来源,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5、在科普基地展开科学创造力系统培养系统课程。通过开设“科学创造力培养”“创客与未来”系统课程,真正为热爱科学、喜欢探索的青少年提供机会和平台,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未知,一起打开探索之门。
6、举办“环境保护及垃圾分类科普宣传”主题科普日。2019年9月21日,由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协会,杨陵区科学技术协会,杨凌博导实验室共同举办了“环境保护及垃圾分类科普宣传”主题科普日活动。
7、举办杨陵区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19年11月22日,由杨陵区教育局、杨陵区科学技术协会、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及杨凌博导实验室共同在杨凌示范区众创田园举办了杨陵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三、青少年科普基地如何发展
科普基地作为学校和家庭科技教育的有益补充,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普基地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实施青少年科技传播工程,形成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品牌和亮点。
(1)充分利用已有的青少年大型科普活动的资源,提高青少年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影响力,积极促进与国际级的青少年科技大赛的接轨,搭建与国内外大型青少年科普项目的交流平台,提升科普传播与科技活动的水平。
(2)推进和实施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建机制使青少年有机会与科学家交流,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做实验,做研究论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和培训体制。
(3)利用丰富的科技教育基地资源,构建新型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新的活动和实验平台。发挥科技团体、研究机构、大学、科普场馆、企业的科技教育资源,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基地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2、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充实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的学生科普实践系列。
(1)强化普及型、参与性、开放式、社会化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系列。与综合实践、课余活动、校外教育、班团队活动结合。巩固优势项目,改革传统项目,创设新型项目,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提高能力。
(2)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构建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科普项目,改进科普的方法和手段,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中的应用,增强科普基地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3)将科技教育资源向农村乡镇中小学倾斜,通过“科技下乡”“流动科技馆”“科普大蓬车”等形式,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科技服务。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3、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1)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科技教育中心的作用,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做好科普基地的提升改造工作;扶持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校外教育活动阵地的特色品牌项目。
(2)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好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高校、科技界及社会各界的人才资源,聘请他们兼任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兼职辅导员,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并积极指导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层次。
(3)引进和推荐高质量的国内外科普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物、报刊和展示品。协调大众传媒部门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特色、精品、亮点作报道,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