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讲述了黑人克里斯的奋斗故事。
1981年,经济萧条的美国旧金山,一位叫克里斯的推销员陷入人生低谷,被老婆抛弃、经济破产、产品滞销、没钱交房租、被扫地出门、学历低找工作困难,每件事都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他往绝境上推。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对成功的追求,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
影片根据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2006年在美国上映,饰演克里斯的演员威尔·史密斯凭借该角色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提名,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电影男演员奖项。影片被称为低谷时的强心剂,帮助低迷的人重塑信心。影片2020年7月复映。
影片中克里斯斥巨资买下治疗仪,却陷入了推销无门的窘迫境地。在人生最困难的阶段,妻子也随之离去,留下克里斯与儿子两人相依为命。在这段艰难时期,克里斯依然细心地鼓励儿子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所能保护儿子的童真;同时给与儿子最多的陪伴。
他争取到在股票公司无薪实习的机会,但这意味着:6个月内都要艰难度日,努力争取唯一的雇用名额。哪怕住所不断降级,哪怕每日挣扎在温饱线下,克里斯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克里斯为此屡败屡战、苦苦争取。为了获得股票公司的实习机会,他多次蹲守在高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起初,高管对其不以为意,心不在焉地把玩手中的魔方。克里斯平日里就经常练习魔方,于是顺势帮助高管还原了魔方。正是这几秒钟的showtime,让高管对他刮目相看,并赠予他一个面试机会。
不难看出,克里斯的成功来源于他的主观能动性。与其在家坐以待毙、等着天上掉馅饼,不如出门去主动找寻、上下求索。电影的英语原名是“ThePursuitofHappyness”,“Pursuit”(追求)一词用得很贴切。没有追求,何来幸福?没有努力,何来成功?正如克里斯所说,“幸福里没有y(音同why,为什么),只有I(我)。
这里的“我”,便是幸福的创造者。
因为本片的标签是“励志”,加之含义明确的影片标题,所以绝大多数观众在观片途中就默认他会成功。但克里斯的成功不是坐在家里等着“幸福”来敲门,而是拼搏奔走地反复敲“幸福”的大门。这扇门无数次将其拒之门外,他依旧在门口踽踽徘徊。
看到影片最后,最让人振奋的不只是克里斯的成功,还有“本片根据真实事例改编”。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黑人想立足于精英社会仍然不易。虽种族歧视被淡化,但不平等体现在方方面面。克里斯对于“幸福”的理解,来源于《独立宣言》中的一段话。“人人生而平等……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底层销售员到金融巨鳄,克里斯面临的困境是难以想象的。想达到自定义的幸福,不知要跨越过多少道坎。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但我们有太多人如巨婴般的在不顺心的生活面前抱怨和大哭。面对留守儿童自我辩解的说着一些“搬砖不能抱你,抱你不能搬砖”这种两元对立思维,要怪就怪社会不能怪我的话语。当然,克里斯与儿子相依为命的情节有可能是虚构的,巨婴们当然希望是虚构的。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生活里埋下了无数障碍物。在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电影。
(赵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