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柳泉口村位于秦岭脚下,是有名的贫困村。1976年,张焱成为柳泉口的一名乡村医生,到今年已经整整44年了。44年的坚守与执着,张焱不仅实现了从一名赤脚医生到一名执业医师的华丽转身,更是成为了全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2017年,张焱的儿子要接她去西安享受天伦之乐。而正是那一年,扶贫工作全面铺开。作为村里唯一的乡村医生,张焱毅然选择了留在村里参加健康扶贫工作。
“张大夫人特别好,服务态度也好,我腿脚不便,她总是上门服务,有时我到葡萄地里干活,她还追到地里为我检查身体,做随访,并叮嘱我注意身体。”贫困户林花娥感激地说。
说起张大夫,贫困户杜团娃喜笑颜开:“张大夫每周都要来我家做随访,不仅为我们量血压,还时常叮嘱我们要注意卫生,注意饮食,多开门通风。”
今年8月初,由于连续下雨,道路湿滑,61岁的张焱在走访一户贫困户时,不小心崴了脚,伤到了膝盖大骨。她选择保守治疗,医生建议卧床休息,少走路。然而在她住院的这一周里,群众电话不断,不是询问合疗,就是咨询用药,再加上她心系村里的随访户,匆匆忙忙治疗了一周,就坚持出院回到了村里。她一回村里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张焱每天穿梭在村卫生室和村民家中,平均每天的步数近2万。“看着我妈微信步数,我真是既抱怨又担心。”吴冰清心疼地说道:“抱怨她视工作如命,又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但她总是以村里人还等她看病回绝我的劝阻。”
“柳泉村靠山,群众居住分散,服务对象点多面广,看病也不方便。张焱不仅能扎根山村44年,还不断进步,考取执业医师证,让人非常敬佩。”提起张焱,蒋村镇卫生院院长刘卫峰这样评价。
张焱祖辈曾开过药铺,从小受到熏陶,她萌生了学医的想法。高中毕业,她便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44年来,她从未放松过学习。年轻时,每天晚上等两个孩子睡着了,她便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充实自己,除了学习常见病治疗,还自学了接生技术,考取了接生证。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三更半夜,只要群众有需要,她便出现在哪里。村里1995年以前出生的小孩基本都是她接生的。2008年,年近50岁的她通过多次努力,终于拿下了执业医师证,她笑称自己是“范进中举”。现在,由于村里的老年人较多,她又学起了针灸、推拿、拔罐等技术。总是群众需要啥,她便学习啥,让群众跑最少的路,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最初的土坯房到楼房,从在家里开的医疗站到村里配备齐全的卫生室,无论什么样的出诊环境,张焱始终兢兢业业。“疫情稍缓后,来看病的群众比往常少了,但张大夫还是坚持每天早上7点到卫生室,晚上6点后才离开。不仅要出诊、要扶贫走访、要定期给村民培训健康知识,还要抽空外出学习,提升自己。”西安市委政法委派驻柳泉口村第一书记常淳对张焱赞口不绝:“张大夫在村里口碑好,人缘也好。有一次村里需要整资料,张大夫一招呼,村里的好多中学生都来帮忙。”
“作为乡医,咱对群众的身体状况最了解,咱就要随叫随到,打通群众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么多年习惯了,哪天不去卫生室,心里还不踏实。”张焱说道:“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医生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儿女也理解我的这份工作了,我要一直坚守这里,守护群众健康。”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