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渭南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被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等表彰为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今年,又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10佳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面对新冠疫情,渭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们展现了坚韧、乐观、忠诚、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真正体现了科技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凝聚力,让科技志愿服务之花开遍渭南。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批示,1月21日,渭南市科协做出紧急部署,率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动员科技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开展疫情科学防控、心理健康和饮食安全知识等应急科普宣传服务。
全市科协系统近百个科普e站、30多个电子画廊、200多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整合“科普中国”资源库,发布各类科普挂图8100多张、视频30个;渭南电视台播放“科普中国V视快递”节目195期(次);科协头条矩阵发布应急科普宣传知识2846篇(条),点击量达790.56万次。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最末端,党员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保障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这是渭南市蒲城县兴镇兴南村支书、党员志愿者王晓斌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作出的承诺。
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在王晓斌的带领下,开展道路防控、疫情宣传、排查摸底等,利用音响、广播等,时时提醒村民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取消了全村涉及婚嫁、完灯宴等32户群众性大型聚集活动。志愿者们的辛苦,村民们都看在眼中,有村民为志愿者做好热乎的饭菜送到执勤点,也有村民自发捐款捐物,最后,大家都主动申请执勤共同防疫。
“科技之春”宣传月期间,围绕“科学防控疫情助力复工复产”主题,渭南市县各级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白水县结合实际情况,契合产业扶贫需要,号召动员西农白水苹果试验站、园艺站、基层农技协等单位紧盯果农需求,以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要途径,微信发布技术要点、线下组织技术培训、实地提供技术服务,保证了果业发展不掉队。富平县建立科技小院,让常驻的研究生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民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提供科技服务,解决了科技到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截至目前,渭南市共注册科技志愿者6962人,科技志愿组织287个,发布并组织科技志愿活动807次,其中2020年在线申报、组织科技志愿活动329次。
今后,渭南市会继续培养乡土人才和科普致富带头人,建设农村少年科普馆、智慧农技协、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等,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学普及与创新发展试验区,助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金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