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阅读教学,作为学生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赋能功能,更承担着“精神上长高”的铸魂功能。
精神上长高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生命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为精神长高“添砖加瓦”。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阅读这样的文本,要沉潜于文本内容之中,入乎于心,动乎于情,出乎于声,在理解语言、交流感受、表达观点中逐步树立国家意识、家国情怀。
在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向善的种子。故事以情节动人,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类文本常常在动人的情节中传递着真善美的因子。阅读这一类文本,要关注故事内容对生命个体“精神长高”的感染与熏陶,用故事中暗含的真善美的温柔,浸染精神世界。
在自然、科普、说明性、状物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科学的种子。要在了解地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感受土地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打通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壁垒,在文本阅读与现实生活的交流、碰撞中,种下朴素的科学的种子。
在说理性、小说类、寓言类文本的阅读中,种下思辨的种子。思辨能力是一个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阅读中,要聚焦文本冲突处,设计有思维张力的话题。好的阅读还需要聚焦于寓言故事的情节冲突处,或者从人物角色对比的角度,生成富有争辩性的思考,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树立了家国情怀,拥有了向善品质,培养了科学精神,发展了思辨能力,他们就是大写的人,就是“精神长高”的人,我们的阅读教育也就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阅读教育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基础上,不可或缺的“隐形翅膀”。
(杨树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