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普,是指在县(市、区)级以下(含)地方科普工作中,由基层单位和组织针对乡镇、街道、行政村和社区不同人群所开展的各类科普活动的总称。扎实开展基层科普工作对于满足广大公众科技需求、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和宣传方法,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全面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科普工作现状 1、科普运行机制方面。2006年,为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榆林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确立了榆林市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吴堡等县区也建立了科普联席会议制度。
2、科普组织网络方面。全市12个县市区科协全部独立建制,其中市科协、府谷和米脂县科协各有1个下属单位。全市185个乡镇(街道)只有24个成立了科协组织。有市级学会72个、农技协21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招聘科普协管员和学会专职工作人员1200多名。全市共创建科普示范县6个、乡镇20个、村44个、社区60个、学校36所、基地152个、教育基地27个、户681户。
3、科普设施建设方面。新建榆林市科技馆和府谷县科技馆。神木市和靖边县科技馆建设也提上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目前处于选址规划阶段。全市现有“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一套,科普大篷车14辆,校园科技馆10个,科普e站41个,科普长廊29处586.6米,电子科普画廊12处56.5米。
4、科普经费投入方面。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县市区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市级科普经费为每年200万元,人均0.57元。榆阳区和神木市为人均2元,定边、靖边和横山3个县区为人均1元,其余7个县人均科普经费在0.17-0.6元之间。
5、科普活动开展方面。全市上下每年都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和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同时,以实施“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在《三秦广播电视报·榆林周刊》《榆林日报》开辟了《榆林科普》专栏,在榆林电视台开通了《榆林科普》栏目。榆阳、靖边等县区也在当地主流媒体开辟了科普栏目。市县两级科协均在微信和《今日头条》开通了科普公众号,强化了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推广。
二、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普工作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地方领导急功近利,认为开展科普工作不能吹糠见米,没有直接、及时的经济效益,往往对科普工作不够重视。未将科普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也未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市县两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名存实亡,科普工作基本上都是靠科协一个部门在单打独斗,未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机制。
2、科普组织网络不够健全。市科协编制13人,个别县区科协人员编制较少,如佳县科协仅有2个编制,横山区科协有3个编制。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和87%的乡镇(街道)没有建立科协组织。农技协的发展也出现了萎缩现象。2014年起,全市开展清理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工作,搞“一刀切”,对学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许多学会因此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科普示范乡镇、教育基地等载体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虽有相当数量的科普协管员,但都被乡镇冗繁的日常事务缠身,根本无暇顾及科普工作。
3、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仍有11个县市区无科技馆,也没有像样的科普场所。榆林市科技馆展品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大部分已经破旧,急需更新。府谷县科技馆多数展品为“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后赠予,展示手段较落后,内容老化,使用寿命堪忧。由于受购车指标的限制,绥德县无法向中国科协申购科普大篷车,个别县处于车接回后无法上户,无法开展活动的尴尬境地。
4、科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13年前,榆林市市本级科普经费均在500万元左右,超过了人均1元的水平。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14年起,市本级科普经费一下缩减为每年200万元。县级更低,绥德、子洲、佳县每年科普经费为1万元左右。全市科普经费的投入单一,没有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投入体系。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科普工作的开展。
5、科普宣传手段陈旧落后。在大型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中,仍采用发发资料、放放广播(影片)、唱唱大戏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方法单一。有些科技人员在进行科普工作时未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程度和实际需求,搞“一刀切”,把科技知识“填鸭式”灌输给公众,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导致科普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和改进科普工作的意见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把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考核目标之中。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奖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定期听取科普工作汇报,了解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合理设置科协人员编制,重视和关心科协干部的成长。
2、要进一步健全科普组织网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督促尚未换届的县级科协及时换届,在乡镇(街道)深入推进“三长制”建设,下大力气做好企业科协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组建工作,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降低和简化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社团登记手续,积极扶持和培育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强化对科普协管员的考核管理,从而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普组织网络体系。
3、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规划。结合各地实际,加快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积极在城区、乡村、学校和企业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和农村文化活动站(室)等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教育,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4、要进一步增加科普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事业的经费投入,提高政府对科普场馆建设、举办重大活动、科普创作和宣传、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民间和私人力量按照市场机制运营科普事业,鼓励相关机构和组织、企业及个人对科技场馆建设和运营等方面提供捐赠。
5、要进一步创新科普宣传方式方法。以“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重点,坚持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全面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开设科普宣传栏目,播放科普节目,刊登科普文章。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科普APP等新型传媒开展科普宣传。加大科普e站建设力度,实现科普知识定向精准推送,打通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努力构造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科普宣传新格局。同时,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普信息化人才队伍,解决科普信息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榆林学院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