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秦岭脚下的柞水一派丰收景象。
“我承包了两个棚,有3万多袋木耳,一季下来能挣两三万元。”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食用菌基地3号大棚里,41岁的贫困户肖青松整理着木耳菌袋,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两年前,肖青松还在西安建筑工地打工时,就接到驻村帮扶干部的电话:“村上正在建设现代化吊袋木耳种植基地,贫困户优先发展。你回来种木耳,比打工强!”
金米村支部书记江百川介绍,在保障贫困户受益上,村上推出“借棚还耳”“借袋还耳”扶持模式——大棚和菌包免费出借,到收成季节贫困户还上干木耳。
不摊本钱就能自主发展的好事情,肖青松决心大干一场。2019年,他返乡种了3万多袋黑木耳,一年下来纯收入四五万元。“两棚木耳,胜过两年务工收入!”肖青松喜不自禁。
肖青松种植吊袋木耳的脱贫实践,只是柞水县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资源禀赋,实现文旅融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
五年来,柞水县夯实“三级书记”抓脱贫政治责任,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精心培育“一主两优”脱贫产业。目前,42085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之初的44.04%下降至0.91%。
因地制宜,找到脱贫突破口 金米村发展吊袋木耳,说起来话长。
十多年来,金米村和其他村一样,不是没有主导产业,要不就是有了产业没有收入。49岁的江百川说:“我当了好几届村干部,中间有一届咱没当,因为找不准村里脱贫致富的门路,心里愧对乡亲们。”
医学大专生的江百川,算是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2008年回到金米村当选村支书。上任之初,江百川把目光盯在山上,他带着全村人上山种核桃。乡亲们从河沟抬水上山浇树,硬是在山坡上种下150亩核桃林。山里人都清楚,桃三年、杏四年、板栗核桃十四年,这是自然法则。于是,江百川又带着村民种了200多亩连翘,以药果套种立体模式,缩短群众收益周期。
“天天看着坡上的树、树下的药,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盼着快快长大。”江百川说,“没想到缺乏科学管理,连翘被牛羊吃了一大半,栽下的核桃树也没有明显效益。”此后,他辞职进城务工。
在田少地薄的柞水,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由来已久,除了传统种养、采药卖果外,进城务工成为群众普遍认可的一条出路。江百川带头返乡,缘于新一轮苏陕扶贫协作机遇。
2017年11月7日,江苏对口帮扶工作组来到柞水。工作组组长杨宏玉上午报到后,当天下午就带队下乡进行产业扶贫调研。“我们觉得柞水可以在木耳上大做文章。这里种植木耳有基础、有前景,缺的是先进技术、规模种植和资金投入。”经过调研之后,扶贫工作组的成员达成一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扶贫、扶真贫的序幕拉开。2018年,江苏扶贫协作资金开始注入柞水木耳产业,扶持包括金米村在内的5个年产2000万袋菌包生产线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种植。
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输血”效果。江百川告诉记者:“目前,金米村木耳种植规模已达185万袋。以贫困户承包种植经营模式,带动60%以上村民在家门口轻松致富!”
据杨宏玉介绍,三年多来,江苏累计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7330万元,助力柞水县建设木耳产业项目16个,带动44个村建立吊袋和地栽扶贫木耳基地。柞水木耳由传统的松散式种植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全县7000余户农民牢牢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
金米村发展吊袋木耳,开启了柞水县“一主两优”产业脱贫的先河。几年来,柞水县连续三年目标责任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获评优秀格次,2017和2019年两次获得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
科技赋能,增添脱贫新动力 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时,夸奖“柞水县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木耳产业,大有可为。4月间的一场网络直播,吸引近2000万人在线观看,一晚上卖出24吨木耳!随着木耳名声鹊起,柞水县碧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展现给外界。“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柞水县打造成全国优质木耳生产基地,把小木耳办成大产业,通过科技赋能促使木耳产业提质增效。”柞水县委书记陈璇说。
9月17日上午,由国省市县科技部门联合策划,柞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科技助力柞水木耳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柞水举行。科技部农村中心、陕西省科技厅、商洛市科技局、柞水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柞水木耳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助力团”成员、柞水相关单位、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为柞水木耳精确把脉。
科技助力团专家建言,要发挥木耳在成果转化、技术指导、产业规划、资源推介等方面的总体优势,利用科技支撑引领木耳产业做强做优,为打造柞水木耳产业“升级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常态化智力支撑。
此前,在木耳种植技术支持上,苏陕扶贫对口帮扶工作组从江苏请来了食用菌专家宋金俤。通过走村入户实地调研,他开出一剂“良方”:大棚化种植,增强抗风险能力;优化菌包选种、培育技术;实行菌包成熟后再交由农民种植模式,提高成活率。
大棚有人建、菌包有人送、技术有指导、木耳有人销,村民只要投入劳力,挂袋、采摘、晾晒,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群众没有任何风险,只要肯出力,严格按照要求去操作,脱贫致富没麻嗒。”肖青松说出肺腑之言。
农民群众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柞水县绿色产业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科技助推柞水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了技术支撑。”柞水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史高纯表示。
科技赋能,脱贫动力更加强劲。在产业谋划上,柞水县把木耳确定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创新推行“两借两还”模式,带动群众累计发展木耳2.52亿袋,系统研发深加工产品16类82种,10个品种已经批量生产,木耳全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形成;依托牛背梁、柞水溶洞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民宿260家、农家乐430余家,建成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发展中药材规模种植15.85万亩,将6499户贫困户捆绑在“一主两优”产业链上;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实现了“持续稳定”与“群众受益”两结合。
文旅融合,实现脱贫高质量 “去年放暑假,生意最好时一天能挣三四千元。今年上半年挣了6万多元,拉平算下来,一年挣上十万元没有问题。”在柞水县终南山寨文旅小镇,靠卖浆水豆腐起家的杨传红,几年前根本没有想到,旅游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脱贫攻坚以来,柞水县立足旅游资源禀赋,以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核心动力,积极探寻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衔接结合点。通过“文旅富民”举措,让曾经耕种为生的农民转型到第三产业,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以柳太青为例,五年前他是营盘镇朱家湾村的贫困户,家里窘迫的情况难以启齿。“我姨家在村里开了农家乐好多年了,我妈经常给帮厨。看到姨姨家的小楼很气派,我就对爸爸妈妈说,咱也开家店,住上和姨姨家一样的房子。”柳太青14岁的小女儿柳运双回忆说。
女儿的一句话,刺痛了柳太青的心。他就日夜琢磨着,国家政策这么好,咱也得努力奋斗脱贫致富。于是,以两个女儿柳运艳、柳运双寓意的“双艳农家”,在青山绿水的朱家湾开张。
随着技能培训、贴息贷款、奖励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双艳农家”2016年正式开业。几年来,牛背梁和朱家湾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柳太青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他家也盖起了三层楼房,圆了女儿的梦想。“农家乐开业后不久,我家就实现了脱贫,目前农家乐一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柳太青笑容灿烂。
“为保护好环境,我们在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控制数量。现在的理念不是盲目发展数量,而是要注重发展质量。”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平志告诉记者。
据柞水县文旅局副局长孟如意介绍:“目前,朱家湾村有300多户农户办起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20多万元。群众尝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甜头,珍爱并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文旅融合促发展,生态底牌更鲜亮。在柞水县,还有更多人在特色小镇开启了新生活。终南山寨文旅小镇、木耳小镇、秦岭时光康养小镇、牛背梁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既是特色产业园区,又是旅游产品。该县还将移民搬迁点建在特色小镇,让贫困群众搬进景区,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统计,柞水县2019年实现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8.8亿,分别同比增长12.13%、18.14%。如今旅游产业已带动3500余户贫困户、11000余人实现稳定增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望化茧成蝶的小城柞水,一幅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共赢的画卷,在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张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