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8版
发布日期: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积极推进体制试点
——大熊猫国家公园宁太管理分局观音山管理处体制试点工作纪实




  大熊猫国家公园宁太分局观音山管理处,地处秦岭南坡中段的佛坪县东北部,位于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中心位置,是秦岭大熊猫重要的走廊带,总面积约2.3万公顷。北靠秦岭主脊,有着较为原始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拥有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丰富多样的珍稀植物。是佛坪县北部最大的河流,汉江二级支流——椒溪河的发源地。区内有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0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24种。是我国大熊猫、金丝猴及羚牛的重要分布区。观音山管理处是秦岭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成员,对促进形成秦岭生态保护网络体系,更好地保护秦岭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程度地恢复和扩大秦岭地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物种数量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宁太管理分局观音山管理处正式挂牌。
  近年来,在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的领导下,观音山管理处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响应省林业局“建设生态绿军,争当生态卫士”号召,着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严格规范日常管理,依法强化资源保护,积极开展社区共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保护好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建设生态绿军,坚持依法护林,坚守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阵地。一是依法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林地清查,加强治理整顿,严厉打击盗伐、违法狩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切实落实责任,先后制定了《大熊猫野外巡护监测制度》《管护站工作制度》《森林防火预案》《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办法》等管理制度和办法,用制度管人管事,收到良好效果,取得连续43年无森林火灾佳绩。三是从2015年开始,连续六年开展以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为重点的“绿色卫士”专项行动,开展绿盾2017、2018、2019专项行动、自然保护地专项检查、秦岭生态保护专项行动、中央环保督查及回头看工作、森林资源督察专项行动等,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资源行为,有效预防了违法违规问题发生,保证了辖区内生态资源安全。2018年12月,在寸沟成功抢救伤病大熊猫一只。 
  ——积极应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筑牢生态屏障。针对野生动物伤病抢救和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要求,管理处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进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排查、非洲猪瘟排查防控等工作。加强巡护监测,设立检查哨卡2处,深入区内及周边社区,对200余户群众调查访问,对500余头家养猫狗注射了免疫疫苗。  经过保护人十余载的辛勤付出
  和不懈努力,观音山管理处境内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明显提高。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管理处先后获得了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先进单位、陕西省大熊猫监测先进集体、陕西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专业比赛集体三等奖等荣誉。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17年,观音山自然学校建成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单位和访客参观,成为管理处一个重要的对外宣传展示窗口。 
  ——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建设管理和研究成效显著。观音山管理处地处佛坪、周至、天华山三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处)中心,既是秦岭大熊猫兴隆岭种群的重要栖息地,也是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扩大并完成基因交流的关键区域和生物走廊带,是秦岭大熊猫兴隆岭和天华山两个局域种群的连接纽带。
  从2005年开始,管理处积极开展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和管理。一是加强走廊带管理,严防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入走廊带区域。二是先后栽植竹林3000余亩、拆除机械围栏1万多米、建设野生动物通道9处,走廊带大熊猫栖息生境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三是扶持社区项目户52个,扩大养蜂和中草药种植规模、制定社区经济发展规划。吸收10名社区群众担任兼职护林员,主动参与保护,公众的保护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四是开展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科研监测,结果显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豹、黑熊等野生动物已经开始利用走廊带进行交流。
  经过10多年建设管理和研究,“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和管理研究”项目在2017年获得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18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并出版了《观音山秦岭腹地的生态走廊》一书。 
  ——着力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根据试点任务,结合单位实际,管理处完成机关内设机构编制,合理设置管护站(点),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
  完成社区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对管理处境内的龙草坪村的社区情况进行全面走访调查,包括社区人口、土地利用、集体林、退耕还林、现存产业经营等社区经济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完成集体所有制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与管理处境内的龙草坪村委会签订了为期10年的集体所有自然资源合作保护协议。
  完成特许经营方案编制。一是对照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相关规定,针对境内熊猫谷景区特点,认真编制了熊猫谷景区特许经营方案。二是储备入口社区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项目。
  完成社区建设典型案例编制。对近年来社区共建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回顾,重点是开展社区经济状况调查、集体林有效管理、扶持社区项目户、吸收兼职护林员、加强社区宣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编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社区建设典型案例。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在做好日常巡护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连续五年在每年春天,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绿色卫士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等违法活动。内容包括查山清林、检查违法占用林地、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调查防治、大熊猫犬瘟热防控等,有力保护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安全。扎实开展科研监测,在重点区域,设置了监测样线15条,开展人工监测和红外相机自动监测。
  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宣传。一是完成管理处边界2个II型标识牌的制作安装。二是更新了林区所有单位大熊猫国家公园宣传设施。三是对自然学校宣传内容进行增删,融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内容,完成编写1套自然教育解说词。
  全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项目。认真做好国家下达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项目,其中2017年项目(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巡护道路维护)已经全部完工,进入决算审计阶段。2018年项目已经完成巡护设备采购,中心站和宣教中心建设已经全面开工。积极筹划申报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项目。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即将迎来国家评估验收。观音山管理处党政领导满怀信心,不等不靠,共谋发展。干部职工热情高涨,齐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观音山管理处在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的中心连接纽带作用,努力将观音山管理处建设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林区和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

朱 云 田瑞选 本报记者 麻 岐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