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柳青“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创作精神。10月30日上午,“柳青文化园”在榆林市吴堡县举行开园仪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德超,吴堡县委书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华,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安,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锁成,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梁向阳等出席开园仪式。开园仪式由吴堡县委副书记殷海舰主持。
“柳青文化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4550平方米,其中改扩建面积3150平方米。建设内包括文学之门、柳青文学馆、柳青故居、柳青私塾、柳青书院、作家签名墙等。项目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2020年7月建成投用。
目前,文化园从全国各地抢救性收藏到:1675年到2020年,345年间陕西500多位文学家图书作品14000余册,珍贵手稿书信14816页,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实物资料300多件。其中有公元1694年,稀世存本,陕西关学大儒周至人李颙《二曲集》26卷20册一套大全,距今325年历史。清末1896年,陕西省近代史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时务斋随录》。宣统1910年,陕西省近代史上第一本杂志《丽泽随笔》等。
这些珍贵的资料,全面展现了文学陕西发展历程的轨迹,分别按类集中展示陈列于寺沟村20个院落,77孔老窑洞里,给陕西作家的经典之作安了个“家”。
吴堡县委书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华在致辞中讲到,一百多年前,柳青就出生在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这块贫瘠但厚重的黄土地,不仅磨砺了他质朴坚韧的鲜明个性,也培养了他敏锐而现实的文学才思。“作为柳青的家乡人,我们深感自豪与骄傲,同时也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弘扬柳青精神,柳青文化园建设既是吴堡近年来追赶超越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也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载体。”
王华强调,既要将寺沟建设成为“文学陕军”的精神家园,打造“陕西文学第一村”,更要让柳青家乡的父老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幸福。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德超表示,柳青文化园的建设,既是吴堡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榆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必将对吴堡乃至榆林市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著名作家柳青的家乡所在地,吴堡也有责任做好柳青文化的传承和应用这篇大文章。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这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白庚胜指出,柳青先生是我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彪炳千秋式的人物,是陕西文学的旗帜。吴堡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几年着力打造以柳青为核心元素的文化重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柳青文化园的建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文旅+”效应的生动实践。为创造文学氛围,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打造先进文化阵地,建设“陕西文学第一村”,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当天,还举行了陕西省作协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榆林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暨纪念《创业史》出版60周年百名作家走进柳青故里采风活动。
(本报记者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