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从宫廷到民间,形成了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刺绣品,也产生过许许多多的刺绣名家。到近代,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其它各地之绣蛰伏于民间,仍然闪耀着我国刺绣艺术的光芒。
我的家乡地处三秦,古列京畿,虽非近代四大名绣之乡,亦是古代帝王之州。绝大多数妇女自懂事起,就随母亲或上辈人学刺绣。刺绣是女红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考核指标。不过乡间并不叫刺绣,而叫扎花或绣花。这扎花的艺术覆盖着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多的是送女儿或娶媳妇,枕头、床单、被褥、帽子、袜底,特别是女子的用品多用刺绣来美饰。刺绣的内容是中国文化的大展示,有人物,有戏剧,有龙有凤,有文字,但主要的还是花鸟虫鱼、山水树木。内容反映了人们的向往,反映了吉祥如意,反映了孝道家风,是一个教育人的丰富多彩的美好方式。那时候,逢有婚嫁之家,忙坏了巧手妇女,有的还要请更能者来帮忙。
在日常生活中,刺绣的佐料被普遍使用,特别好事的媳妇都喜欢用刺绣来装饰鞋袜、门帘、窑帘、裹肚,甚至烟袋包、荷包、提斗等等。让人一看,就不由自主地赞扬这家女主人的聪明、手巧、有文化。家乡的刺绣衰落,以致于逐渐后继乏人,应是改革开放之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轻纺工业、化工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各样的衣服、装饰品大量上市。过去一件衣服穿几代人,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讲究谁的补纳多能穿几辈子。现在则是一人一年买好多件新衣裳,穿不破,穿不烂。而且这些衣服自带花卉,满目鲜艳,活灵活现,比人们手工制品不知好多倍。妇女们不要说搞刺绣,连日常缝衣服的人都几乎找不到了。在改革开放市场化的大潮流下,本不出名的家乡刺绣渐渐消失。
曾经是千家万户都热心的刺绣,在民间仍有传承者。不过那不再是生活所需,而是对刺绣的执着和爱好追求。我是一个从事非遗工作的人,在我的工作中,就有不少仍然热衷于刺绣的人。她们热爱扎花、绣花。她们的很多优秀作品,我们都乐意拿来展出。一是展示非遗产品;二是向社会介绍,看能否找到市场出路。
令人感动的是,曾经有过刺绣阅历的妇女们,刺绣的兴趣仍深深地埋藏于她们的心灵深处。她们仍利用一切机会穿针配线,绣花描云。特别在每年的端午节,巧手的妇女们用五颜六色的绸缎,编成鸟、鱼各种形状,再绣上鲜艳的花卉,戴在身上,既芳香扑鼻,又艳丽惹人。男女皆喜,老少齐乐。
更让人感动的是有些高龄妇女,爱刺绣爱到灵魂深处。尽管她们做的刺绣已无多大用处,仍勤奋不息,似乎把用刺绣当成她们的精神寄托。我们村上有一位老婆婆,已年高九十八岁,因刺绣而乐观、健康。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搞刺绣,勤扎花。她用碎布,做孩子穿的虎头鞋,虎头帽,还不断扎袜垫,一堆又一堆,一件又一件,她拿这些送给儿孙。她的箱柜成了刺绣品的宝库,琳琅满目,香溢满屋。
时代在进步,刺绣水平在提高,传统的手工刺绣虽不能和工业制品一样传播广泛,却深深地扎根于民众之中。有人热爱她,有人传承她。
杨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