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冰袋亟需回收利用

陕西科技报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生鲜电商平台交易额达到1821.2亿元,同比增长137.6%。以顺丰为例,2020年上半年顺丰共发出2.5亿多个生鲜包裹,包括生鲜水产、蔬菜水果、肉类熟食等。而在网购生鲜火爆的背后,却存在着生鲜冰袋处理的难题。假如每个包裹里放2-3个冰袋,那么,在去年上半年,仅顺丰一家物流公司就要用掉几亿个。
  价格便宜,大多数用完即扔
  一般的生鲜冰袋价格很低。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搜索“生鲜冰袋”,产品价格一般在100个9.9-20多元不等。
  冰袋里装有“冰粉”,只需要注水后放入冰箱冷冻,拿出后可在72小时内发挥低温保鲜作用。冰袋里的冰粉不会融化,可以再次冷冻后循环使用。
  但实际上,循环使用的冰袋少之又少,大多数被当作垃圾丢弃。
  冰袋到底是什么
  冰袋学名叫做相变蓄冷剂。据专家介绍,生鲜电商要谋求发展,就要解决小份食物“冷链”运输的问题,进而催生了“冰袋”这个低价、简便的产品。和同样具有低温保鲜效果的干冰相比,它不受航空、火车等运输方式的限制,而且购买途径很多,使用简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低温运输中的许多麻烦。
  市场上的冰袋大多由冷容量大、无毒、无味的高聚化合物作为原料。若打冰袋的塑料外衣,会发现内容物是晶莹透明的。它们无腐蚀、无反放射,并富有弹性,可以帮助冰袋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形态,不像水那样轻易地改变形状,从而提高存储和运输的便利性。其中,常见成分主要有硫酸钠水合盐、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大多数都是可以生物降解或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
  在进入快递箱之前,冰袋通常要历经10小时以上的冷冻,呈凝胶冰体状态。被放入快递箱中后,冰袋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就会发生液化现象,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使箱内温度迅速降低至与冰袋相近的温度值。
  同时,有些消费者收到生鲜时,会发现一些冰袋是空的。这种冰袋是干冰冰袋,在运送过程中,干冰由固体变为气体,以降低箱内温度。干冰冰袋制冷温度通常较注水冰袋更低,成本略高,因此并不常用。
  日常生活中,冰袋除了常见的蔬果、奶制品、水产运输,还用于生物试剂、血浆、疫苗保冷,以及医疗等物理降温领域。
  回收利用很难实现
  既然是绿色环保材料,生鲜冰袋能不能实现回收和循环利用呢?
  专家表示,理论上可以,但从成本上较难实现。因冰袋成本低,回收利用需要将其从冷链终端重新运输回源头,即从消费者手中回到发货商手中,物流成本大大高于保鲜冰袋成本,这对物流公司来说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收到的生鲜冰袋该如何处理?
  一方面,可在家中储存一些冰袋,重复利用。将液化的冰袋直接放入冰箱冷冻区,一般10-12小时后就会变为固态,可随时取用。比如用来冰敷,或外带食物时保鲜等,夏季外出购买冷饮时,也可以带着冰袋以保温。虽然冰袋被归属于其他垃圾,但是,丢弃时最好将冰袋剪开,外包装丢入可回收垃圾、内容物作为其他垃圾处理。
  

(魏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