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互联网+环境下科普短视频传播路径研究
  我们围绕目前科普类视频内容的创作出发,以《互联网+环境下科普短视频传播路径研究》为研究题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环境下,科普内容的短视频创作、整理、整合、汇聚、传播的方式、方法的路径研究。
  一、研究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驱动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明确了方向,也明确了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全民的科学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思想文化基础,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下大力气进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内核需求,同时也关系着每一位社会活动参与人,参与社会治理、融入公共生活的深度和能力。
  科学传播经历了前科学传播、普及科学传播和现代科学传播三个时期。以目前所处的第三个现代科学传播时期来看,科学传播的发展又可分为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和公众参与科学阶段。
  传统科普阶段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模式,例如形式各异的“科技日”“科技活动周”等科普主题活动,强调自上而下、中心辐射式的宣传教育,重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阶段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普通大众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参与到科学活动中,这就包括了对科学的更深层面的认知、体验、参与、决策等深层次的互动。只有在这个阶段,科学传播的目的才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并反哺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经济、民族发展的驱动力。
  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存在城乡、工农、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不同地域、行业、岗位劳动者在科学素养的层次不尽相同;传统科普的大众传播模式依旧占据科普工作的主流;科普工作的时效性、有效性,科学家的参与机制等要素制约着科普工作向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层面发展。
  如何打破人群划分,突破地域性、时效性的限制,实现精准有效的科普传播,依靠传统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形式很难在现有的技术环境和公众接受讯息的条件下实现更有效的、更积极的反馈。由此本课题围绕在“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中,将大数据的算法特点集中在公众接受信息的碎片化中来。
  根据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3509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4.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09亿,较去年末增加3014万,占网民总体的76.0%。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5.78亿,较去年末增加2929万,占手机网民的73.4%。
  从统计数字上看,互联网用户持续发展,手机用户进一步深入,网络视频成为网民互联网重要的娱乐休闲活动,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侵占网民娱乐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着重提出,短视频作为一种立体的信息承载方式,内容丰富多样,互动性强,能满足网民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和草根群众自我表达的愿望,吸引用户使用。2017年起,尤其是2018年春节期间,短视频应用迅速下沉至三、四线城市,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合并短视频应用的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高达88.7%,用户规模达7.11亿。
  短视频的特点符合“互联网+”的网络传播特性,适合成为科学传播中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平台。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互联网+”为研究背景,研究结合目前主流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内容创作、使用界面、用户需求、内容推送、互动反馈等功能的研究和分析,研究梳理出科学短视频在内容创作、用户类型、内容分区、视频推送、互动分享上的方法和具体内容;结合陕西省目前公民素养的现状,在“科普陕西”原有科普传播的基础上对目前我省公民科普内容进行划分,选取适合短视频创作的内容类型;建立科普短视频数据资料库。通过以上三点,以公众浸入式的体验感受实现主动接受科普知识,愿意点赞分享科普短视频,进而参与到科学传播的行列来。
  在研究过程中,全球正在经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这一语境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落到了和疫情相关的信息中,希望通过确诊感染人数、疑似感染者、死亡人数、治愈人数等数字,以及各省份相关数据等信息来了解病毒的传播情况,从而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继而对新闻事实有更精准的体验。网络新媒体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成为受众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日常高频度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了解和疫情相关的信息。但是看到这些平台在疫情信息发布中呈现“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散状态,既包括科学防疫小知识、各地防疫趣味视频等资讯,甚至还有“吸烟有助于抵抗病毒”等反科学谣言,阻碍和误导了信息的有效传播,违背了科学传播的目的。
  公众亟待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首先获取最直接的信息资源。微信公众号依托腾讯新闻,在公众号的界面中将“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作为话题推送置顶在公众号,整合从疫情相关数据到国内外疫情资讯、疫情服务、热点聚焦等内容,充分运用图表、图片、H5、MG动画、视频等方式将资讯可视化表达,实现疫情资讯的有效传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众了解疫情、理解科学传播,从而参与传播的现代科学传播阶段,也为地方政府科普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和运作转型提供参考。
  三、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本课题基本思路,是根据“现状—内容梳理—短视频划分—短视频资料库创建”为逻辑次序框架,在短视频内容(微观)、短视频平台(中观)、互联网+环境下科普短视频的集合(宏观)三个层面上进行多向理论综合。
  研究主流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内容创作、使用界面、用户需求、内容推送、互动反馈等功能的研究和分析,研究梳理出科学短视频在内容创作、用户类型、内容分区、视频推送、互动分享上的方法和具体内容,使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和个案分析。
  研究结合陕西省目前公民素养的现状,在“科普陕西”原有科普传播的基础上对目前我省公民科普内容进行划分,选取适合短视频创作的内容类型,主要使用实地调研、归纳法、资料查找和统计分析法。
  研究建立科普短视频数据资料库,主要通过以上两个研究目标的实现,实地进行视频创作。
  四、成果
  根据研究计划的实施,发表论文《科普微信公众号可视化传播路径探析》(电视技术。2019.21)。同时根据科普视频内容整理完成科普视频,包括:军事类、科技类、人文地理类、生活类、医学类、天文类、少儿科普类等类型。
  视觉化的科普内容传播是智能时代内容生产消费的内在要求。科学传播在技术赋能的新媒体环境中需要适应其特点,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科普传播平台需要融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平台优势,创新传播手段,将可视化的数据信息、可加载视听效果的短视频、融合媒体内容等视觉要素共同构建具有个性化、交互功能的科普传播新样态,进一步弥合数字鸿沟、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之“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打下基础。
  

□西安工程大学 赵 雯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