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程序,有一些细节需要非常注意。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手、器皿和切菜板、抹布等可能被生鲜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厨房用具的表面都要用消毒剂和餐巾纸擦洗干净。盘碟洗后用餐巾纸完全擦干,防止细菌繁殖。
烹制食物既熟又透
以肉类为例,如果烹调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就不能杀死肉类食物上的寄生虫和病菌。如人们吃涮火锅、海鲜、烧烤等,最容易使食物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这时寄生虫卵最为活跃,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很高。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会中毒。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饮食方式。
食品保存辨明条件
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最容易在摄氏5度到60度的环境中滋生。这一区间被称为危险温度区域,因此,不要将食品保存在危险区域。不要在食用前过早地准备食物;不要将加工过的食品长时间放置在细菌容易繁殖的环境;不要用不恰当的加热方式。
特殊人群不可大意
老人的饮食应多留意。由于他们的咀嚼及消化能力较弱,如果吃得不舒服,就可能患病,因此要选择较软或已切碎的食物,帮助进食及消化。另外,节日食品丰富,孩子们饮食会无节制,尤其是吃很多小零食,而许多儿童的零食中会添加非食品级的色素、香味剂、防腐剂、保脆剂、发色剂、护色剂等,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病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对食物更为挑剔,正常人食用可能没有问题的食物,而病人吃起来也许就会出问题,也要格外小心。
膳食结构搭配合理
为保证身体健康,人体应保持微碱性状态,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节日期间大量食用的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因此,节日饮食切莫餐餐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蔬菜、水果是富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碱性食品,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