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以来,我省突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生态状况评估,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创建,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持之以恒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020年,我省重点支持秦岭区域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1.28亿元;围绕涉及秦岭生态环境的10个方面内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印发《陕西省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和《陕西省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结合《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管控要求,秦岭区域划定环境管控单元466个。
推动生态状况评估落地见效。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成果在生态环境保护多项工作中得到应用,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及修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对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太白县、陇县、凤县、宜君县、黄龙县、西乡县、留坝县、岚皋县8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留坝县、平利县、镇坪县3个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名列西北地区第一。
提高自然生态保护监管水平。目前,我省已建立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总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7%,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姚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