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助力乡村振兴

——浅述黄土高原农田建设

陕西科技报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施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小农产业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器”,也是粮食生产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举措。
  高起点规划。结合当地特点,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安排上广泛听取项目地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以乡镇为单位、村为单元,规模开发,集中连片,有条件的整村连村,整乡连乡整体推进。
  高标准建设。结合黄土高原水土配合差、地形复杂、梁峁起伏、植被稀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等特点,以坡改宽幅梯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整治为主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将原有梁峁、沟壑碎片化农田、林草地集中整理,采取土地平整、田块整治、坡改梯田、打井筑坝,道路整修等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地膜覆盖和旱作农业等方式,解决涵水保墒差、植物自然生长困难、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
  高效率使用资金。根据中省市文件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资金整合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通过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以“源头不变、渠道并合、专账管理、统筹安排”为原则,形成“多渠道进水、单龙头放水”。一是强化资金管理。依照项目建设内容,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严把工程施工费、设备材料购置费、项目管理费等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二是规范资金拨付。严格按项目方案、工程进度和质量分阶段拨付资金,严禁挤占、滞留、挪用项目资金,严禁超范围、超标准使用项目资金,严禁虚报冒领、骗取套取项目资金。三是严格资金监督。主动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对项目内容、实施进展、资金拨付等情况,及时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高效,让资金管的住、用的好、效率高。
  高质量监督管护。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都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问题,要“精准监督,建管并重”。一是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接受项目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指导、检查、验收、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应立行整改。二是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移交乡镇、使用者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做好登记造册工作,通过签署协议,明确农田设施所有权、使用权和管护费用,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压实高标准农田受益主体管护责任。
 

(高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