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元宵灯会。我的家乡在关中东府的华州农村,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这里的元宵灯会丰富多彩,每年制作灯笼是家乡人的一项主要营生,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制作花灯的能工巧匠,我的父母便是其中成员。记得每年冬天,农闲时,村民们便进山割竹子、剥高粱秆,为制作灯笼作准备。我母亲的手艺在当地可谓出类拔萃,她制作的莲花灯、老虎灯、狮子灯、猴娃灯、绣球灯,无论从艺术造型、花色,还是纸花搭配上,很少有人能够超越。每年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成了灯笼的世界。无论走进哪一家,都会看见屋内的顶棚,以及院子的竹竿、铁丝上横的竖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为元宵节的灯会忙碌着。因为这一两个月的忙活,或许就是他们全家半年的收入。近些年,家乡的制灯老艺人陆陆续续去世,但在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下,新一代制灯艺人逐渐成长起来,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元宵灯会依然搞得红红火火。
按照乡俗,一过正月初五,家乡最重要最讲究的活动就是送灯。父母给新婚女儿要送灯,女儿生孩子了还要送灯;外婆、外爷、舅舅要给不满十二岁的外孙外甥送灯;干大干妈要给干儿干女送灯。总之,什么人什么关系送什么灯,都是有讲究的。人们把最好看的灯笼挂在自家门前,盼望吉祥如意、前途光明、生活幸福美满。正月初十一过,临近黄昏,各家的孩子们便打着各种灯笼,在村院、街镇上转悠,大伙互相攀比,看谁的灯笼最好看、最时兴、最风光。灯会的气氛渐渐浓了起来。
到了正月十四、十五的晚上,盛大的灯会便进入了高潮,家家户户都争相点起各种彩灯,尽情狂欢。首先是赏月,这晚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人们在自家院子里摆上香案,点上蜡烛,摆上年馍、果品、元宵等供品,祭拜月神,同时嘴里还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接着便燃放鞭炮、焰火,一盏盏天灯(孔明灯)在夜空中漂游,不少年轻人朝着天灯的方向拼命追赶。孩子们穿着新衣戴着新帽,手中提着各式各样好看的灯笼——有的灯笼的玻璃或者纱布上绘有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如“八仙过海”“三姐下凡”“大闹天宫”“桃园结义”“水泊梁山”“西游记”“杨家将”;有的灯笼上描绘着花鸟、山水等图案,形象逼真、妙趣横生;有的灯笼模拟成动物的形状,如龙灯、凤灯、鱼灯、虾灯、仙鹤灯、狮子灯、老虎灯、猫儿灯、狗儿灯、猴儿灯、羊羔灯等;也有模拟花卉的灯笼:荷花灯、花篮灯、菊花灯、牡丹灯等;最吸引我的是宫灯,有的宫灯用紫檀木作骨架,制成四边形或六边形,每面镶上玻璃,上面绘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图案,图案上还贴着各种灯谜。值得一提的是,宫灯的上下各挑角部位都雕有龙头或兽头等造型,而每个龙头和兽头下面,还垂吊着珠穗,灯的里面则安装着能动的走马灯。宫灯的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既美观又大方,宫灯是集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其文化内涵深厚、耐人品味。这时候,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美妙的灯的海洋,到处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本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正如一首古诗所云,“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
不少地方还耍社火、耍狮子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敲锣鼓……通常要闹到深夜,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元宵,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并以此思念远方的亲人,寄托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欧阳修《生查子》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诗句,都是对上元节元宵夜的生动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乡的花灯品类在新一代的创新下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借鉴、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和设备,生产出许多新的花灯品种。每家每户、大街小巷,到处都悬挂着“福”字灯、“喜”字灯、“春”字灯、串串灯和塑料管的流水五彩灯等,花灯荟萃,争奇斗艳。仔细观瞧,过去时兴的纸质灯笼被各式各样的塑料灯所代替,里面的小蜡烛也被电灯泡所替代。在公共场合,现代化的串串灯、网子灯把树木装饰成了各种奇特的造型,十分好看。
在我的记忆中,过去正月十六晚上要“碰灯”。有歌谣唱道:“正月十五赛花灯,正月十六灯碰灯,你碰我来我碰你,我送花灯到月宫。”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孩子们就把他们心爱的灯笼用蜡烛点亮,纷纷挑出家门。他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嬉闹,你碰我,我碰你,有的玻璃灯被碰碎了,有的纸糊的灯笼被烧着了。但他们并不生气,反倒高兴地拍手跳起来说:“烧着了,烧着了!”而且烧得越彻底人们越高兴。因为按照习俗,当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这里面包含着红红火火、除旧迎新的意思。
杜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