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是感冒高发季节,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更是首当其冲,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会第一时间给孩子服用感冒药,而且是复方感冒药。在此专家特别提醒,滥用感冒药弊大于利。
首先,感冒药并不能杀死感冒病毒,也不会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只能缓解感冒症状。除流感病毒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方法。那遇上普通感冒咋办?答案是多喝热水。感冒通常在成人中持续3-7日,在儿童中持续10日,部分患者可持续更长时间。对于普通感冒,主要为支持治疗,维持充分补液,摄入温热的流质(如茶、鸡汤),有助于稀释分泌物并排出,舒缓呼吸道黏膜。局部可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清洗鼻腔可去除分泌物,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引起血管收缩减轻鼻塞。
其次,我们来看看感冒药的安全性。感冒药的成分通常包括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止咳药(如右美沙芬)、怯痰药(如愈创甘油醚)、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等,有的复方感冒药还含有强力镇咳药可待因,而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已经明文规定禁用于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在购买感冒药时一定要看药品包装盒或说明书。
目前主流医学认为,复方感冒药物不应用于6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过量可致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最常见的是引起肝衰竭,严重者可能致命,而这种风险在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的儿童中更高。比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的感冒药,若按“体重10-15千克,每次0.5-1袋,每日3次”推算,一个体重为10千克的孩子,连续服用10天,其摄入的对乙酰氨基酚总量超过350毫克/千克,肝毒性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若期间出现发热,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者,风险将更大。为避免肝损害,感冒药不建议“每日3次”常规服用,对于体温≥38.5℃,或出现疼痛等明显不适时,才有必要服用,而且建议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单一成分的制剂。
最后,药品说明书对不良反应的描述有误导之嫌。药品说明书中对于不良反应的描述通常为“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但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早期表现通常不明显或较轻微,且无特异性,如恶心、呕吐、嗜睡、腹痛,肝损伤通常在过量服药后72-96小时达高峰,可引起肝衰竭、脑病、昏迷和死亡。因此,一旦怀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时,千万不要等着“自行恢复”,而应立即就医检查肝脏功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加重损伤。
(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