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都在抢抓农时,扎实推进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各类农资市场也是异常火热。一直以来,农资产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在稳粮保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资质量监管更是备受关注。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优质放心农资市场监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稳抓实干,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监管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产增效。
要严把生产关和销售关。对农资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抽查检验。按照生产标准,从原材料采购、关键工艺、出厂检验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检查,从源头提高农资生产质量。对经营主体,要强化诚信经营责任意识,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严把进货关,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从而形成规范经营、诚信经营的良好局面。
瞄准农资经营重点领域,强化质量监管力度。围绕种子、化肥、地膜等重点农资市场持续开展质量检查,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既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进行常态化监管,又要对农资市场实施全覆盖排查,保证不留死角,解决质量隐患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主体诚信管理制度,对生产、销售、流通假劣农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必要时依法予以清理、取缔,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范畴,在确保农资供应充足的同时,切实保证农民用上质量安全的农资产品。
建立和完善“互联网+农资监管”机制。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搭建起农资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和农资全链条追溯平台,推进农资市场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以便及时有效解决农资假劣、农资经营者假冒证件证号、农资产品过期、经销资质审核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以信用为基础、以服务促效能的新型监管机制,确保优质放心农资到村到户。
农资质量安全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时刻绷紧农资监管这根“弦”,不断强化质量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模式,让假劣农资无处可藏、无迹可寻,确保农资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调度畅通,筑牢粮食稳产保供安全屏障,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为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