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教师,是受人敬仰的职业,而被敬仰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劳和汗水。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是从教19个春秋,带过8届高三毕业班的女教师段妮娜的日常。
工作重于一切
段妮娜是土生土长的洛南人,她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教师梦。在填高考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了教育专业。毕业后,段妮娜背起行囊回到家乡洛南,成为洛南中学一名教师。
为了更加深入地钻研教育理论,段妮娜决定考研。在不误教学,潜心复习数月,备考冲刺的紧要关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她的节奏。
段妮娜的父亲突发脑出血,昏迷了7天。看到一向硬朗的父亲躺在病床上,段妮娜的世界一下子变得灰暗了。但她仍坚持教学,每天忙完工作后,带着愧疚再匆忙赶到医院照顾父亲,晚上熬夜复习备战考研。父亲病床边的床头柜,成了她的备课桌和考研复习桌。
同事知道了段妮娜的情况,答应替她上课,让她请假照顾父亲,但她婉拒了。“不是我不信任同事,我觉得不能轻易丢下工作。我刚刚成为党员,能尽力克服的事就不应给组织添麻烦。”段妮娜说。她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经过不懈努力,她如愿拿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勤奋努力结硕果
学校急缺一名历史教师,历史学科出身的段妮娜临危受命,接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历史教师。当时恰逢新课改,她用大量时间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又去研读相关史学书籍。
酷热的暑假里,段妮娜忙于构思新学期的课堂。“什么是历史?你是怎么认识的?”“你认为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区别有哪些?”……课堂上,她提出一个个问题,展示大量对话、图片,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让学生畅所欲言。很多学生反映,历史课上讲到的学习方法让人受益匪浅,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014年,段妮娜报名参加了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想要从选拔赛突围,就必须在40分钟内呈现出教学的闪光点,压力可想而知。但她化压力为动力,在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学有效性,顺利通过了县、市选拔赛。她去省上参赛,并斩获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高中历史学科组第一名,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
2017年,段妮娜被省教育厅和省人社厅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被授予省级高中历史工作坊坊主、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荣誉。她还先后获得“园地杯”全国历史课件评比一等奖、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桃李不忘春风恩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段妮娜患上了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的顽疾,但即使走路都艰难的情况下,她仍坚持站上讲台。长期用嗓过度,治疗咽炎的药物成了段妮娜日常必备品。有时,学生会偷偷给她桌上放一片润喉药。一位学生悄悄给她讲桌上放的治疗咽炎的偏方,更是让她感动不已。
“段老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上大三的杨凯,您最近咋样?嗓子有没有好点?工作不要太拼,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上班途中,一个来自哈尔滨的问候,让段妮娜心里格外温暖。像这样的问候,她在平时特别是节假日能收到很多。
(唐华平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