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外用餐,还是超市购物,通过扫码完成支付几乎已成习惯。但让人心存顾虑的一点是,部分餐饮、零售商家在支付前,却强制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微信公众号,有的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生日、姓名等个人隐私,给信息泄露留下隐患。
从统计数据来看,扫码消费时被强制要求关注商家公众号,或者授权个人信息才能使用的现象,已不是个案。一项走访调查显示,在调查的36个大中型商超、26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260个门店中,有97.02%的商家采用了线上支付方式,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必须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同时,以线上投票的方式调研了消费者对扫码消费问题的看法,963名参与投票者中,949名遇到需同意授权或注册会员才能使用的情形,941人表示介意商家收集个人信息。
扫码消费方式固然为商户节省了人力,给顾客带来了便利,但“强制关注”却问题多多。有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就随意发送各种广告,构成信息骚扰;更有不少商家存在过度收集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并造成信息泄露的隐患,因为他们无法提供足够安全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施来确保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生活场景和消费领域的联系愈加紧密。人们享受着“互联网+消费”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需要提前防范由此衍生的风险。
实际上,围绕个人信息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顶层设计均已做出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近期提请审议,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式和途径让人防不胜防。商家获取消费者手机号、通讯录、精确地理位置等多项与消费无关的信息,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出台各行业扫码消费管理细则,建立扫码消费的数据安全“边界”。比如,督促餐饮等行业优化服务,加强行业规范,同时设立扫码消费的数据安全限制,拓宽消费者的侵权投诉渠道等。各地工商、消协等部门应定期开展相关调查,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把强化监督落在实处、细处。
作为商家,更应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杜绝强制关注公号、强迫提供信息等违背消费者意愿的现象。把更多功夫下在优化服务、改良商品上,才能吸引“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商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