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追忆李立科:为科技事业奋斗不息 用一腔热血铸就不朽传奇
——渭南“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合阳
  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艰辛和汗水洒在了渭北的黄土地上;他先后提出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和“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等耕作技术方案,大幅提高了渭北旱塬的小麦单产;他扎根基层四十年,矢志不移,始终致力于探索创新、推广实用技术,为了农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执着坚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实践成就完全奉献给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他,就是深受合阳人民爱戴的原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李立科。
  李立科出生于陕西武功县,1959年从省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那时起,就与农业、土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改变我省粮食产量不足的现状,省上决定在渭北旱塬上开辟“第二粮仓”,李立科随即怀着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无限热爱,打起铺盖来到了被称为“合阳西伯利亚”的甘井镇,开始了他奋斗一生的农业科技事业。
  那时的甘井镇,人均年收入35元、口粮分不到300斤,是一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用当地人的话说:“土地上不长庄稼,不产粮,吃不饱肚子的人很多。”但年轻的李立科却不为所动,他怀着“让大家能吃饱肚子”的朴素信念,跑遍了甘井的村村落落、沟沟坎坎。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检验,他首先提出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旱作农业技术方案,经过摸索,使小麦亩产由100多斤提高到400百多斤,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随后,这一技术在渭北旱原的20多个县广泛推广,使我省一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从此,多年困扰旱塬农业发展前景及解决农民吃粮的难题终于得到了成功破解。
  但李立科深知,施肥只是解决了小麦由低产到中产的问题,要想达到高产,关键问题还在于水。但是,这个已经困扰渭北旱原几千年的用水难题令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怎么办呢?
  经过分析,李立科萌生了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并立即开始着手探索研究。在这期间,他不顾身患癌症,手术刚完成就返回甘井,全身心投入到试验研究阶段。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经他研究提出的“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大获成功,经试验田试验,小麦达到亩产437公斤、玉米达到亩产600公斤。这项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源、粮食增产,还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后来,他提出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技术一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甘井试验基地的“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也被国家列为“七五”期间重点开发项目,国内许多省份的专家和农业负责人纷至沓来考察学习,许多外国专家也来观摩。李立科也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9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李立科学习。
  “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使甘井全面迈向了富裕之路。当吃饭问题解决后,农民们开始种烤烟搞副业,有了多余的钱,又开始发展畜牧业和苹果种植业,优化农业生态,如今的甘井乡已经成为合阳县最好的地方。专家赞誉:“李立科的旱原试验田产量超过关中灌区,这是陕西农业史上破天荒的奇迹。”合阳的百姓称李立科是他们的恩人,是人民的科学家,是百姓的“活财神”。
  2020年3月15日,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研究员、原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李立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
  年87岁。
  “中国有大片的土地缺水,这个办法解决中国干旱地区农业问题,是非常好的办法,我愿终生研究干旱,服务农民!”时至今日,老人挥起拳头情真意切的声音尤在耳畔。在耄耄之年,他戴着助听器,口腔里填充着牙托曾对记者一字一句地说道:“几十年的奋斗,让我体味了甘苦,更收获了成功和幸福。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为此,我无怨无悔!”
  李立科创造了陕西农业史上的奇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对他说:“你的研究对世界旱作农业有指导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陕视察时,专门约见了李立科,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作为陕西农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李立科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省的粮食缺口难题。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宋朝李纲《病牛》一诗中的名句,20世纪90年代,合阳县甘井乡的老百姓曾把这名句制成牌匾,送给李立科,这也是对他一生为民的最好评价。

(王瑞 本报记者 赵进辉)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