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 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工信厅通报全省“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解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2020年数字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30.6% 据省委网信办主任鲍永能介绍,2020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6%。截止2020年底,西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到870G,全省4G基站建成19.3万个、用户达到3733万户,5G基站建成1.9万个、示范应用场景达到16个、5G用户达到1027万户,全省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固定宽带可用下载速率分别为34.55Mbps、49.37Mb/s,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1位。
2020年,认定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5个、示范园15个、示范项目15个,在孵企业近50000家、上云企业超过10000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6%。
深入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目前,“网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云端自贸产业园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北斗“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与时间公共服务平台等40余个对外服务平台建成运行,并复制推广至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用。
“十四五”数字经济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大力实施数字陕西战略,以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目标,以开展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为载体,强化目标引领、优化空间布局、瞄准主攻方向、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全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力争到2025年,建成100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200个应用场景、300个重大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成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鲍永能说,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智慧能源、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物流等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和聚集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争取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主攻的数字产业方向包括:建设一批现代农业、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特色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建设一批车联网、无人智能系统等新型试验场。重点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产业,做大基础元器件、基础与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基础支撑产业。加快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智能化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发挥杨凌农业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紧扣高品质生活需求,加快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医疗教育、养老育幼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陕西省数据资产交易中心。
同时,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
(本报记者 周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