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科技界发出号召,“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五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总书记嘱托,矢志创新、迎难而上,不断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创造辉煌业绩。在2021年“科技三会”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广州和西安,聚焦这五年科技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和成效。
“我们已经跨过前面最困难的15年,现在该到我们发挥领头作用,连接上下游,为国家质谱仪器事业发展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战略科技力量。”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振向记者介绍,质谱仪用于观测“看不见的世界”,直接测量物质的原子量和分子量,对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质谱仪器,一半的科学研究都会停滞不前。但过去,国内使用的质谱仪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达到上百亿元。”用30年的科研积累、17年正向研发,从仅有4人的追梦团队到发展成近500人的专业队伍,从基础为零到填补行业空白,禾信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器。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以禾信为主体的质谱仪创新攻关,带动了一批配套企业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培育了一大批质谱仪领域的创新人才。
“这几年,伴随着政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的不断深化,以新材料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正在逐步迭代增强。”在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民看来,像新材料这样的“硬科技”发展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2019年,鑫垚陶瓷获得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及其团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12项核心专利技术转入公司,并融合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工程中心、鑫垚公司三大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学研平台需要,以项目牵头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转化,“预计‘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具有18亿元产值规模,推动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各大产业领域应用。”
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队,也正为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集智攻关。下一步,广州健康院将持续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安全等领域展开研究,由其承建的“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已纳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我们的目标是扛起国家队使命向科技自立自强奋进,下大力气啃下原始创新的‘硬骨头’,从实现‘人有我也有’到‘人有我更好’,不断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迈步向前。”广州健康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侯红明说。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平台驱动添柴催温。就在前不久,承载着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源头重大使命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西咸新区全面启动。“西安优质高校很多,但一直以来他们的科研成果缺少抓手,首先得解决高校和产业不融合的问题,才能实现技术和产业融合。”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科技经济部负责人卢宁告诉记者,未来将以省内三所“985”高校为总领,为秦创原提供科技创新的源泉,大力推动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和省内各地市联合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变“一锤子买卖”为长期合作转化。
政策优化、机制创新、资源荟萃,只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广州创交会成果转化落地的“科创中国”试点交易中心,正努力打造集项目成果和需求发布、咨询服务运营管理、人才技术资金全链条科创资源赋能为一体的线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郭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