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红红火火的﹃血条面﹄
  在陕西麟游地区,逢年过节或遇有喜庆事,家家都要吃一碗用鲜血和面做成的“血条面”,而这种面条更被推崇为“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麟游县面食丰富,千百年来盛吃不衰的“血条面”便是其中之一。“血条面”制作讲究,风味独特,其具体做法是:在新鲜的猪血或羊血中加盐搅拌并滤出血中杂质,放入干细调料,用血和面。面团饧好后,擀成大而薄的面片,涂上一层大油(防止面片折叠时粘连),然后把大面片折成数叠,晾凉,放在面板上切成细条,抖开,颜色鲜红的细面条便做成了。将切好的细面条分成若干份,上笼屉蒸熟,晾干,制成“干面条”,保存起来,留待日后随吃随用。
  吃“血条面”,需要“底菜”“漂菜”“臊子”“调汤”四者配合。把胡萝卜、蒜苗、黄花、木耳、豆腐等切碎,用菜油炒熟,这便是“底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小片,与切细的蒜苗放在一起,这是“漂菜”。煮面条时,“底菜”落底,“漂菜”上浮,各司其职。接下来是做“臊子”:先将肥肉片放进热油锅中熬出油,再放进瘦肉片,文火煲至七成熟,然后依次调上食醋、酱油、食盐、五香调料、辣面,再文火煲一刻钟,“臊子”便做好了。接着是“调汤”:在热油锅中倒入生姜末、葱、蒜苗炝炒,加入适量肉汤,然后放入“臊子”“漂菜”,再把适量的干面条放进汤内,浸泡三五分钟,放入少许凉粉、豆腐片,以配其色。
  这一切做好后,在一大汤碗中洒上炒好的“底菜”,将煮好的“血条面”盛出入碗,洒上“漂菜”,一碗富有关中特色和大秦味道的“血条面”便做好了。
  热气腾腾的“血条面”,红艳艳的面,油汪汪的汤,绿莹莹的葱末,白花花的豆腐,红黄绿白四色相映,悦人眼目,香气浓郁,勾人馋涎;面条红润而根根剔透,味道醇美而口口筋滑!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在“老陕”眼中,麟游“血条面”简直就是龙肝凤髓一般:“薄筋香”“煎稀汪”!“薄”是指血面擀得薄如纸;“筋”是指血面柔中带筋,耐煮耐泡;“煎”是指汤温较高;“稀”是指面少汤多,味道鲜美;“汪”是指汤的搭头很丰富,色彩搭配鲜艳,油多味香。一碗“血条面”,融进了关中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憧憬哩!

(钱国宏)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