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阅览陕西科技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自媒体科普传播对策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丛红艳马冬张玉容姒晓霞王玉赵苏宋欣怡李红萌李珏雯 魏薇
  “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自媒体科普传播的系统要素研究
  自媒体时代对创作者的准入门槛要求降低,导致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涌现。“陕西红色文化遗产”需对自媒体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加以重视,定期对科普传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扎实科普传播者自身的科学基础和学识,培养能够满足人们对相关科普知识探求的传播人才。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应通过学习交流、进修培训等措施,提升科普人员和陕西红色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融媒体环境下,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科普传播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所以相关的网络科普传播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科普知识,熟知一些基本的科普常识。各方合力打造一支坚守工作职责,传播正确有用信息的高素质陕西红色文化自媒体科普传播队伍。
  “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自媒体科普传播的设计语言研究
  视觉语言设计
  后真相时代,依托于新媒体平台,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已被重构,形成了一种通过刺激受众感官,多层次接受多样化信息,传达视觉层面的创意特色的方式。对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科普传播来说,自媒体对视觉语言的设计需要区别于传统的视觉表达模式,形成独有的视觉语言体系。
  首先,要以视觉传达作为主导,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等作为辅助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们对红色文化科普问题的视觉需求,使陕西红色文化的科普传播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传播模式。例如,通过分析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视觉表征形式,搜集红色文化形象,以静态或者动态模式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可视化的个性内容。
  其次,由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殊属性,在视觉设计理念方面,不仅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还要分析陕西红色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含义,着重表达其深刻的历史内涵。自媒体在进行科普传播的过程中,要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人性化设计,细分受众群体,增强针对性,提升用户粘性,定制化创作科普内容。对于自媒体传播者而言,其所创作的视觉语言不要一味的寻求创新,需要注重其内在的含义。抓住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独特个性,领会红色文化科普传播中的时代内涵,领略时代风貌,传递经典声音。
  再者,利用高新技术优势,从二维向多维、高维空间发展。二维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表现力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而在多维度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符号,图形等元素来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播长期以来依托传统媒体,视觉设计方式单一,受众面窄,但随着多维度空间设计形成完整体系后,便可以完全取代二维视觉传达设计,丰富和充实陕西红色文化的科普传播。
  最后,强调交互性体验的作用,激发受众沉浸感,体现多元美感。对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而言,多“面”化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性中已经逐渐成了主流,必须加强多媒体设计的交互性,打造沉浸感,控制信息传递的过程,并延长信息留存的时间。例如,利用目前的VR、AI虚拟现实技术,以全视角的视觉传递符号,将珍贵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料,历史遗迹以及红色视频整合成为全方位的VR融合新闻,达到交互体验,沉浸传播。
  声音语言设计
  声音设计是同时涵盖美学因素和技术细节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生活艺术的体现,更是生活体验的一种浓缩。而对于陕西红色遗产的科普传播,声音语言的创新设计能加强对受众声音的体验,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推动自媒体科普传播的深入。
  首先,声音语言的设计需紧密结合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主题,对声音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不同的红色文化遗产类型,选择不同的音乐风格方式,从而使音乐语言能够对视觉表达起到烘托作用,表达浓厚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例如,对于历史遗迹类红色文化遗产来说,声音语言的设计更多使用古典乐,加深浓厚的历史氛围;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类红色文化遗产来说,声音语言的设计更多使用流行乐,突出历史与未来的对应关系等。
  其次,注重对声音节奏,音量的控制,善用蒙太奇的声音剪切手法,做到抑扬顿挫。在声音设计中,对于声音节奏和音量的把握对整个作品的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声音设计本身是为传播主体而服务的,所以自媒体在进行红色文化的科普传播过程中,不仅需注意对文化主体类型进行把握,同时也要对整个传播内容的节奏进行把握。当情节进入到缓缓而来的叙事过程中时,声音节奏慢,音量低,保持声音的完整性;当情节进入到激烈冲突的情节表达中时,声音节奏快,音量高,使用蒙太奇的剪切手法,突出故事的跌宕起伏。
  再者,把控对于乐器的使用,巧用音响以及混音效果。陕西红色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导致其科普传播的知识性更具有时代感。所以对于民族乐器的使用能够更好的烘托氛围,例如二胡,葫芦丝,鼓,琵琶等,着重突出乐器本身空灵的美感,让受众真实感受陕西红色文化的魅力。
  文字表达设计
  立足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科普传播,文字设计的领域不同于传统时代有限的表现方式,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开放手段,将字形的具体形态和意义更为深刻地连接起来,体会视觉直观感受下独特的情感状态,丰富语言文字具体美的内涵。
  首先,项目通过凸显文字图形化,达到陕西红色文化传播的艺术感。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文字是一种特别的图形设计。自媒体需要根据陕西红色文化独特的历史属性来挖掘设计文字图形语言,例如运用陕西红色文化的历史遗迹的轮廓作为符号,以摄影作品为背景,以文字为载体,充分利用其视觉色彩效果和信息传递功能,将文字与图片巧妙的结合起来,才能带给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
  其次,通过文字动态化设计,提升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科普传播的活泼感。自媒体需要立足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通过文字进行动态化的设计,形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动态线,搭配统一的设计风格,增强形式感和设计感。可使用的动态文字设计方法有:(1)重叠式——字与字叠加造成空间感,字体和阴影的模糊造成空间感(2)分层式——文字的透明度、不透明度、半透明度变化来显示其层次感(3)旋转式——字体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运动的自身旋转或整体字组的旋转(4)跳跃式——文字弹跳、翻滚、攀爬式跳动设计(5)渐变式——字体形状和状态产生连续有规律渐变和方位、有型到无型的渐变。
  最后,通过自媒体科普传播文字情感化,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细腻感。文字设计需要融入自媒体工作者的情感、理念、领悟等心理因素,附加于文字丰富多彩的感情色彩,便赋予了文字设计的生命活力,同时与受众产生心灵的共鸣与沟通。陕西红色文化的科普传播具有情感传达和语义沟通的关键作用,良好的心理感受和信息感知能力是文字作为宣传功效所必须存在的基本点。对于陕西红色文化遗产的文字设计来说,或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曲直变化,或通过色彩、质感的变化,或通过点线面的变化,来打造不同形式的文字情感,激发受众的求知欲。
  “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自媒体科普传播的内容研究
  基于当前互联网用户的“下沉”大背景,陕西红色文化遗产自媒体科普的传播内容要“下沉”,贴近受众需求。承担好内容生产方的责任,针对不同平台自媒体特征,多渠道传播,将传播内容推送至更大范围的受众。针对内容创作,在发布自己原创内容的同时,也可对其他陕西红色文化科普平台的内容进行转发互动,如“红色文化网”官方微博、“陕西红色文化地图”公众号等,在与其他博主的互动基础上增强自己账号的权威性,丰富传播内容。自媒体科普组织要培养起很强的时间敏感度,学会良性“蹭热点”解析不同热点中可以发掘的相关内容,同时留有后期机动团队,及时配合,在热点还未消退前推出相应内容策划。

社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710003 电话/编辑部:029-87345421
广告部:029-87347875 投稿信箱:sxkjb169@aliyun.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技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