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赵老师,记得第一堂语文课您笑吟吟地走进教室,不讲别的,只聊了聊您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我坐在台下,有点心不在焉,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语文是一门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只要像以前一样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走,语文学习不会太困难。
然而,接下来的语文课却与我想象的大相径庭。没有通篇的课文详细解读,没有大量的课后抄写作业。学习新课时,您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文章中的难点,您也经常鼓励学生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第一次体会到自由、开放的语文课堂,也真正感受到了学术式探讨、交流的学习模式。
这样的语文学习模式,转变了我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在不断内卷的分数竞争中,我寸步难行,踟蹰与焦虑交织的灰暗之中,您告诉我:分数只是数字,分数背后的东西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您的话让我开始思考,思考我与语文的关系,思考语文背后的逻辑。
我开始意识到,过去的我只是在老师的知识半径中学习,而您鼓励我们要有探索不止的精神,有追求真理的动力,有“上下求索”的热情。您打破了所谓“前浪”的标签,以平等的方式助力我们探寻更广阔的知识宇宙。
抱着这样的态度,我进入您的语文课堂,有所沉淀,有所热爱。在您的课堂,总有新奇有趣的事物,念着“一江明月碧琉璃”的苏东坡亦能发现留侯乃真正的天下大勇者,甘做“腐草”的严肃的鲁迅先生写文章怒怼亦生动无比,从汪曾祺笔下平凡小人物的烟火生活中亦能读出生命的真善美……走进您的课堂,我看到了生活之乐、人文关怀、家国责任……
讲台上您那智慧而充满热情的身影美好了整个语文课堂,而平日里您理智而冷静的思路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您让我发现,语文是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学科。您常说,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文章都要有逻辑意识,多推敲句间、段间的联系,哪怕一个转折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启发我们有意识地溯源、开辟,在词句的勾连与启承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抛开事物的表面,绕到背后看一看,思索问题的根源。
亲爱的赵老师,您带来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艺术,它不是企图用枝丫截留住风的绿树,它更像一朵安静的花,让匆匆如风的学子得以沉淀,感受它轻盈绽放的魅力,然后带着花香飞得更远。风带不走一片树叶,却能永远记住一朵花的香。
(宋 澈)